以内需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

被引:7
作者
王俊杰
机构
[1] 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中国经济增长; 卡尔多定律; 瑟尔沃定律; 需求导向型增长;
D O I
10.13676/j.cnki.cn36-1030/f.2014.09.001
中图分类号
F1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利用中国1979-2013年的数据,证实了卡尔多的需求导向型增长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即需求能够促进长期经济增长。制造业产品的需求对东部和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这种拉动作用主要通过制造业部门的规模报酬递增来实现。数据显示,这种拉动作用在2001-2013年这一时期比之前更强。不过,数据也显示,制造业的规模报酬递增效应正在减弱,这可能意味着"干中学"的被动技术进步方式将难以持续,必须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技术进步方式。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值是1.12个百分点,远高于传统方法的估计,不过出口的贡献率正处于下降趋势。这表明,必须通过提高内需来弥补外需下降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内需来促进经济增长。这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把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内需和创新的轨道上来"提供了理论和经验上的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对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判断 [J].
冯飞 ;
王晓明 ;
王金照 .
中国发展观察, 2012, (08) :24-26
[2]   政府投入、市场化程度与中国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 [J].
冯宗宪 ;
王青 ;
侯晓辉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1, 28 (04) :3-17+33
[3]   中国制造业的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基于DEA的实证分析 [J].
陈静 ;
雷厉 .
当代经济科学, 2010, 32 (04) :83-89+127
[4]   中国梯度发展模式下经济效率的增进——基于空间视角的分析 [J].
吕冰洋 ;
余丹林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6) :60-72+205
[5]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分析:Malmquist指数法评述与应用 [J].
章祥荪 ;
贵斌威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06) :111-122
[6]   卡尔多定律在中国30个省份的适用性检验:1990~2005 [J].
魏作磊 .
国际经贸探索, 2007, (07) :13-17
[7]   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 [J].
周黎安 .
经济研究, 2007, (07) :36-50
[8]   生产率增长的规模递增效应与经济结构转变——卡尔多—凡登定律对中国经济适用性的检验 [J].
夏明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7, (01) :29-33
[9]  
出口与中国的经济增长:需求导向的分析[J]. 林毅夫,李永军.经济学(季刊). 2003(03)
[10]  
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著者等,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