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干旱区城市化过程中的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及应用——以河西地区城市化过程为例
被引:37
作者:
孙心亮
方创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来源: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城市化;
生态风险评价;
干旱区;
河西走廊;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06.05.009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城市化是河西走廊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现实中城市化过程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与胁迫,同时也伴随着生态风险的产生,评价城市化过程中诱发的生态风险,并找出各种生态风险变化的规律性,对河西走廊城市未来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研究城市生态风险的内涵与动因,建立了生态风险评价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从不同角度计算出河西走廊7个城市的生态环境风险强度,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河西城市化过程中生态风险变化的规律性,即河西走廊7个城市的经济城市化诱发的生态风险大于人口城市化和社会城市化诱发的生态风险;农业用水诱发的生态风险大于工业和第三产业用水;流域下游的生态风险大于上、中游地区;从空间上,各城市的综合生态风险呈现出玉门>敦煌>武威>金昌>酒泉>嘉峪关>张掖的位次顺序。
引用
收藏
页码:668 / 674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