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元模型的西北干旱区城市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以河西走廊的张掖市为例

被引:8
作者
鲍超
方创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物元模型; 关联度; 西北干旱区; 张掖市;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05.05.018
中图分类号
X820 [一般性问题];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在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当中,西北干旱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由此必然带来城市环境污染治理难度加大的问题。对城市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城市环境质量变化的原因和发展趋势,是当前西北干旱区城市环境保护工作亟待加强的首要课题。针对西北干旱区城市环境的特点,选取有代表性的14个具体指标作为西北干旱区城市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在参考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环境标准的基础上,将城市环境质量划分为5个级别,并利用物元分析理论,建立了西北干旱区城市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物元模型。以西北干旱区典型的绿洲城市张掖市为例对该模型进行了具体应用。结果表明,8年来张掖市的城市环境质量一直属于Ⅱ级,而且有总体好转的趋势,但是这一趋势并不明显。这一结果与现实成因吻合,说明所采用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西北干旱区城市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可以在西北干旱区其它同类城市进一步推广。
引用
收藏
页码:659 / 66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约束下城市化过程及生态效应研究的理论探讨 [J].
方创琳 ;
黄金川 ;
步伟娜 .
干旱区地理, 2004, (01) :1-7
[2]   初论我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J].
徐燕 ;
周华荣 .
干旱区地理, 2003, (02) :166-172
[3]   城市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物元模型及其应用 [J].
门宝辉 ;
梁川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3, (03) :134-139
[4]   AHP法在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J].
柳军 .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3, (01) :77-81
[5]   西北内陆河流域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以黑河流域中游张掖地区为例 [J].
陈东景 ;
徐中民 .
干旱区地理, 2002, (03) :219-224
[6]   城市空气质量综合评价的可拓方法 [J].
王锦国 ;
张乾飞 ;
袁永生 .
中国环境监测, 2001, (06) :47-49
[7]   BP神经网络模型在城市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J].
白润才 ;
殷伯良 ;
孙庆宏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3) :373-375
[8]  
城市环境质量多级模糊综合评价[J]. 徐福留,周家贵,李本纲,曹军,陶澍.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1(02)
[9]  
城市环境质量多级模糊综合评价[J]. 徐福留,周家贵,李本纲,曹军,陶澍.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1 (02)
[10]   关于区域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 [J].
于鲁冀 ;
王震 ;
韩国新 .
郑州工业大学学报, 1999, (01) :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