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成员在董事会中的角色研究——基于家族非执行董事的视角

被引:32
作者
赵宜一 [1 ]
吕长江 [2 ]
机构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
[2]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家族企业; 非执行董事; 治理;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7.09.013
中图分类号
F271 [企业体制];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本文研究家族企业中家族成员担任非执行董事的治理效果。本文发现,家族非执行董事能够监督高管提高投资效率、实现更好的会计业绩,而家族执行董事不具备上述治理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家族持股比例较低或CEO由非家族成员担任时,家族非执行董事的治理效果更能突显;机构持股比例较低时,家族非执行董事的治理作用更强。本文研究表明,合理安排非执行董事的比例有利于提高董事会效率。尤其对于家族企业而言,家族成员担任非执行董事更有利于家族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55 / 16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中国家族企业家族所有权配置效应研究 [J].
刘白璐 ;
吕长江 .
经济研究, 2016, 51 (11) :140-152
[2]   非执行董事对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研究——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胡诗阳 ;
陆正飞 .
会计研究, 2015, (11) :41-48+96
[3]   股东—经理代理冲突与非执行董事的治理作用——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 [J].
陆正飞 ;
胡诗阳 .
管理世界, 2015, (01) :129-138
[4]   家族控制权结构与银行信贷合约:寻租还是效率? [J].
陈德球 ;
肖泽忠 ;
董志勇 .
管理世界, 2013, (09) :130-143+188
[5]   股权激励计划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 [J].
吕长江 ;
张海平 .
管理世界, 2011, (11) :118-126+188
[6]   家族成员的权力集中度与企业绩效——对家族上市公司的研究 [J].
贺小刚 ;
李新春 ;
连燕玲 .
管理科学学报, 2011, 14 (05) :86-96
[7]   家族企业高管性质与盈余质量——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J].
许静静 ;
吕长江 .
管理世界, 2011, (01) :112-120
[8]   机构投资者提升公司价值吗?——来自后股改时期的经验证据 [J].
石美娟 ;
童卫华 .
金融研究, 2009, (10) :150-161
[10]  
机构投资者、公司治理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J]. 翁洪波,吴世农.中国会计评论.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