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地区近50年来气温变化特征的研究

被引:195
作者
郭志梅
缪启龙
李雄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系气象灾害与环境变化实验室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系气象灾害与环境变化实验室 江苏南京
关键词
中国北方; 平均气温; 日最高气温; 日最低气温;
D O I
10.13249/j.cnki.sgs.2005.04.010
中图分类号
P468.02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文章分析了19512000年中国北方地区(包括东北、华北和西北)的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特征。分析发现: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前景下,中国北方地区近50年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的增温态势十分明显;东北地区的增温大于西北和华北地区;日最低气温的增温比平均气温和日最高气温更加显著;冬季增温比夏季显著。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大多发生了一次显著的变暖突变。90年代以来中国北方地区的气温明显偏高。但是不同季节、不同区域气温的多年变化特征并不完全相同,具有各自的特殊性。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1]  
中国西部环境演变评估[M]. 科学出版社 , 丁一汇主编, 2002
[12]   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对气候带的影响 [J].
赵昕奕 ;
张惠远 ;
万军 .
地理科学, 2002, (02) :190-195
[13]   两个冰期-间冰期旋回的黄土记录及其古气候意义 [J].
熊尚发 ;
刘东生 ;
丁仲礼 .
地理科学, 2002, (01) :18-23
[14]   近2000年古里雅冰芯气候变化的子波分析 [J].
杨保 ;
施雅风 .
地理科学, 2001, (06) :488-492
[15]   利用树木年轮资料重建祁连山中段春季降水的变化 [J].
王亚军 ;
陈发虎 ;
勾晓华 .
地理科学, 2001, (04) :373-377
[16]   北半球冬季纬向平均环流的结构及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J].
龚道溢 ;
王绍武 .
地理科学, 2001, (02) :108-112
[17]   新仙女木事件在热带湖光岩玛珥湖的记录 [J].
王文远 ;
刘嘉麒 .
地理科学, 2001, (01) :94-96
[18]   本世纪全球增暖的显著性分析 [J].
曾昭美 ;
严中伟 .
应用气象学报, 1999, (S1) :24-34
[19]   中国近50年严冬和冷夏演变趋势与区划 [J].
丁裕国 ;
江志红 .
应用气象学报, 1999, (S1) :89-97
[20]   中国西北地区最高、最低气温的非对称变化 [J].
马晓波 .
气象学报, 1999, (05) :613-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