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冰期-间冰期旋回的黄土记录及其古气候意义

被引:40
作者
熊尚发
刘东生
丁仲礼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北京邻区; 黄土; 冰期间冰期旋回; 粒度; 磁化率;
D O I
10.13249/j.cnki.sgs.2002.01.004
中图分类号
P534 [各时代地史及其地层];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北京邻区枣沟、斋堂和赤峰黄土古土壤剖面粒度和磁化率变化在幅度和相位上都有明显的差异。在两个冰期 -间冰期旋回 ,磁化率记录具有冰量变化模式 ,而粒度记录具有轨道周期特点 ,粒度和磁化率之间的相位关系在从冰期向间冰期转换和冰期向间冰期过渡的过程中 ,既有滞后也有超前的表现 ,很难单纯以成土作用来解释。由于黄土粒度主要反映粉尘源区环境和古风场强度的变化 ,而磁化率主要记录的是沉积区的成壤作用 ,反映夏季风的强度变化 ,因此剖面粒度和磁化率变化的不协调说明古风场和粉尘源区变化与粉尘沉积区气候变化之间不统一。这可能意味着控制夏季风强度变化和控制冬季风强度变化的机制存在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联系沙漠-黄土演变过程中耦合关系的沉积学指标 [J].
丁仲礼 ;
孙继敏 ;
刘东生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9, (01) :82-87
[2]   110ka来洛川黄土地层中蜗牛化石记录与环境因子分析 [J].
吴乃琴 ;
D.D.Rousseau ;
刘东生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5) :405-410
[3]   东亚冬、夏古季风变化的相位差及热带太平洋在季风变化中的驱动作用 [J].
熊尚发,刘东生,丁仲礼 .
第四纪研究, 1996, (03) :202-210
[4]   150ka来宝鸡黄土植物硅酸体组合季节性气候变化 [J].
吕厚远 ;
吴乃琴 ;
刘东生 ;
韩家懋 ;
秦小光 ;
孙湘君 ;
王永吉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2) :131-136
[5]   黄土高原南缘10万年以来的植被——陕西渭南黄土剖面的花粉记录 [J].
孙湘君 ;
宋长青 ;
玉琫瑜 ;
孙孟蓉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5, (13) :1222-1224
[6]  
中国现代土壤磁化率分析及其古气候意义[J]. 吕厚远,韩家懋,吴乃琴,郭正堂.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4(12)
[7]   渭南黄土沉积中十五万年来的古土壤及其形成时的古环境 [J].
郭正堂,刘东生,安芷生 .
第四纪研究, 1994, (03) :256-269
[8]   黄土-古土壤序列碳酸盐同位素组成与古气候变化 [J].
顾兆炎 .
科学通报, 1991, (10) :767-770
[9]   最近13万年黄土高原季风变迁的磁化率证据 [J].
安芷生 ;
S.Porter ;
G.Kukla ;
肖举乐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0, (07) :529-532
[10]   洛川黄土地层学 [J].
安芷生 ;
G.Kukla ;
刘东生 .
第四纪研究, 1989, (02) :15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