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转化两阶段创新效率

被引:12
作者
李柏洲 [1 ,2 ]
王雪 [1 ,2 ]
苏屹 [1 ,2 ]
罗小芳 [3 ]
机构
[1] 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哈尔滨工程大学企业创新研究所
[3] 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创新效率; 环境因素; 三阶段DEA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6.44 [高新技术企业];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采用能够剥离环境因素的三阶段DEA模型,在考虑时滞效应的基础上,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所依托的26个部门为研究对象,对研发与转化两个阶段分别剔除环境因素与随机因素的影响,力求更真实的测算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创新效率不高且转化阶段的创新效率略高于研发阶段,同时产业间及产业内部存在异质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最高,节能环保产业最差,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内部差距最大且研发效率普遍高于转化效率;环境因素的存在虚高了研发阶段与转化阶段的创新效率,市场开放度能够显著降低投入资源冗余,外商投资与政府支持力度不利于创新效率提高,国有经济比重在研发与转化阶段发挥不同作用;规模效率不足是阻碍研发与转化两阶段创新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基于未来效率的兼顾公平与效率的资源分配DEA模型研究——以各省碳排放额分配为例 [J].
王荧 ;
王应明 .
中国管理科学, 2019, 27 (05) :161-173
[2]   基于StoNED方法的三阶段DEA模型改进 [J].
王经政 ;
秦小丽 .
系统工程, 2019, 37 (02) :30-37
[3]   企业生命周期与创新平衡适应性成长:CAS视角 [J].
蒋舒阳 ;
庄亚明 .
科研管理, 2019, 40 (02) :164-174
[4]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不确定性对研发投资的影响 [J].
南晓莉 ;
韩秋 .
科学学研究, 2019, 37 (02) :254-266
[5]   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 [J].
周娜 ;
王丹丹 ;
施露 .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 (04) :12-15
[6]   中国地方政府R&D投入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三阶段DEA-Malmquist指数法 [J].
冯海波 ;
葛小南 .
系统工程 , 2019, (01) :1-13
[7]   企业融资规模、银行所有制歧视与产能利用率 [J].
孙成浩 ;
沈坤荣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9, (01) :27-42
[8]   中国高技术产业区域创新效率的动态演变趋势 [J].
李牧南 ;
王雯殊 .
科技管理研究, 2019, 39 (01) :1-11
[9]   基于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模型的我国西部地区国家级高新区创新效率评价 [J].
王飞航 ;
李友顺 .
科技管理研究, 2019, 39 (01) :55-60
[10]   剥离环境因素的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综合测度研究 [J].
李婉红 ;
刘芳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 (04) :7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