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非正式渠道的利益诉求方式——以L村失地农民诉求为例

被引:8
作者
陈绍军 [1 ]
李晖 [2 ]
机构
[1] 河海大学中国移民研究中心
[2]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失地农民; 非正式渠道; 利益诉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依据笔者对HN省YC县L村的个案调查资料,对失地农民的利益诉求进行"过程—事件"分析,并对其采取非正式渠道表达利益的原因及效果进行解释。调查发现,正式渠道的不畅通及失地农民自身文化水平有限,使得他们不得不采用适合本地实际的非正式渠道来表达利益诉求。因此,应在对非正式渠道的诉求方式进行规范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利益表达制度,健全利益诉求机制,才能保证公民利益的充分表达。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3+92 +9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关于“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的若干问题.[N].王梦奎;.中国经济时报.2005,
[2]  
政府过程.[M].胡伟[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3]  
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M].(美)布 劳(Blau;P.M.)著;孙 非;张黎勤译;.华夏出版社.1988,
[5]   “气场”与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两个个案的比较 [J].
应星 .
社会学研究, 2009, 24 (06) :105-121+244
[6]   合作与非对抗性抵制——弱者的“韧武器” [J].
折晓叶 .
社会学研究, 2008, (03) :1-28+243
[7]   失地农民的心理场及其重构——基于“仙居雅苑”安置社区的个案研究 [J].
于浩淼 ;
陈绍军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2) :41-46+90
[8]   社会公正视角下的失地农民 [J].
杨涛 ;
施国庆 .
农业经济, 2006, (10) :44-45
[9]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 [J].
张海波 ;
童星 .
社会科学研究, 2006, (01) :128-134
[10]   征地过程中失地农民心理特点探析 [J].
张传华 ;
邓凌 ;
邱道持 ;
杨红梅 ;
黎帮华 .
农村经济, 2005, (09) :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