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的溢出效应——基于工业企业数据的分析

被引:151
作者
赵奎 [1 ]
后青松 [1 ]
李巍 [2 ]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2] 中国农业银行
关键词
强省会战略; 溢出效应; 学习机制; Bartik工具变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5 [工业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1204 ;
摘要
如何协调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是一个重要问题,一种观点主张"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发展中小城市",另一种相反观点主张推行强省会战略,以省会城市的发展带动地方城市的发展。两种政策主张的差异反映了人们在省会城市的发展是促进还是阻碍地方城市的发展这一问题上的分歧。本文使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构造的1998—2012年城市—行业层面的面板数据来研究省会城市的工业发展对省内其他地方城市发展的影响,通过使用份额移动法构造的Bartik工具变量来解决内生性问题。回归结果表明,省会城市的工业发展会显著带动地方城市的发展:省会工业的发展每提高1个百分点,会带动地方城市的发展提高0.2—0.3个百分点。本文区分了实现溢出效应的两种机制:学习机制和分工机制。实证分析表明,学习机制在其中起主导作用。最后,本文从上下游产业关联的视角分析了省会城市工业发展的影响,发现了比之前更强的溢出效应,其影响为0.3—0.5个百分点。本文研究为强省会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实证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150 / 166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实施“强省会”战略的现实基础及其可能取向 [J].
张航 ;
丁任重 .
改革, 2020, (08) :147-158
[2]   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的测度、比较及动态演化——基于企业层面数据的经验研究 [J].
范林凯 ;
吴万宗 ;
余典范 ;
苏婷 .
管理世界, 2019, 35 (08) :84-96
[3]   空间相互作用与城市经济增长——来自长三角的证据 [J].
丁嵩 ;
孙斌栋 .
人口与经济, 2016, (04) :71-81
[4]   空吸抑或反哺:北京和上海的经济辐射模式比较 [J].
朱虹 ;
徐琰超 ;
尹恒 .
世界经济, 2012, 35 (03) :111-124
[5]   中国的区域关联与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 [J].
潘文卿 .
经济研究, 2012, 47 (01) :54-65
[6]   城市圈驱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分析——以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圈为例 [J].
余静文 ;
王春超 .
经济评论, 2011, (01) :69-78+126
[7]   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分析 [J].
王小鲁 .
经济研究, 2010, 45 (10) :20-32
[8]   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要充分发挥小城镇的作用 [J].
秦待见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8, (03) :96-99
[9]   关于城市化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J].
邹农俭 .
农业经济问题, 1990, (07) :49-52
[10]  
大国大城[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陆铭,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