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519
作者
王小鲁
机构
[1]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城市化; 城市规模; 聚集效应; 城市布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鉴于城市化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国家"十二五"规划对未来城市化进程将要给予的关注,本文尝试探讨我国城市的合理规模和城市化路径。本文回顾了我国过去城市化的一些重要经验教训,认为我国目前一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不是太多,而是仍然太少。市场调节下的大城市合理发展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和资源合理利用,尤其是节约土地资源。但不同规模城市及小城镇之间存在某些共生和互补关系,处在大城市辐射区内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有更好的发展条件,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城市群。本文还通过计量模型分析,证明各国大城市的发展有规律可循,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人口密度、交通条件、地理位置等因素有关。根据这些影响因素,本文预测我国一百万人以上规模的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2020年可能达到30%左右,在2030年可能达到39%。这需要未来至少增加上百座百万人级别的大城市。文章还对政府在城市化中应起的作用提出了看法。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3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实证分析与前景预测 [J].
简新华 ;
黄锟 .
经济研究, 2010, 45 (03) :28-39
[2]   优化城市规模 推动经济增长 [J].
王小鲁 ;
夏小林 .
经济研究, 1999, (09) :22-29
[3]  
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英)麦迪森(Maddison, 2008
[4]  
东亚复兴[M]. 中信出版社 , (印) 卡拉斯, 2008
[5]  
2003年世界发展指标[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世界银行[编], 2005
[6]  
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美)彼得·尼茨坎普(PeterNijkamp)主编, 2001
[7]  
Spatial interactions among U.S. cities: 1900–1990[J] . Linda Harris Dobkins,Yannis M Ioannides.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 200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