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相互作用与城市经济增长——来自长三角的证据

被引:9
作者
丁嵩 [1 ,2 ]
孙斌栋 [1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2]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关键词
空间相互作用; 经济增长; 市场潜能; 城市体系; 长三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基于以往研究对空间相互作用方向性考虑不足的事实,文章以长三角133个县市为例,构建了融合新经济地理学与中心地理论的理论框架,将表征空间需求关联的总体市场潜能细分为来自同层级、高等级、低等级三个方向,利用空间计量模型估计了总体及不同方向的空间相互作用对长三角地区人均GDP增长与人口增长的效应。结果显示:在控制空间依赖导致的间接溢出效应等因素后,并未发现存在要素价格绝对调整或要素数量绝对调整的证据,总体市场潜能的提高同时促进了城市人均GDP增长与人口增长;就不同方向的空间相互作用而言,大城市的自身发展有利于中等城市的人均GDP增长,大城市之间、大城市对下级城市、小城市对上级城市形成了人口增长的良性互动格局,而中等城市之间以及中等城市对大城市的人口增长则表现为回流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8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及其解释——基于网络分析方法 [J].
李敬 ;
陈澍 ;
万广华 ;
付陈梅 .
经济研究, 2014, 49 (11) :4-16
[2]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两极化倾向与规模格局重构 [J].
魏后凯 .
中国工业经济, 2014, (03) :18-30
[3]   扩散—回波效应的研究脉络及其新进展 [J].
韩纪江 ;
郭熙保 .
经济学动态, 2014, (02) :117-125
[4]   空间效率与区域平衡:对中国省级层面集聚效应的检验 [J].
刘修岩 .
世界经济, 2014, 37 (01) :55-80
[5]   空间外溢与区域经济增长趋同——基于长江三角洲的案例分析 [J].
覃成林 ;
刘迎霞 ;
李超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5) :76-94+206
[6]   空吸抑或反哺:北京和上海的经济辐射模式比较 [J].
朱虹 ;
徐琰超 ;
尹恒 .
世界经济, 2012, 35 (03) :111-124
[7]   中国的区域关联与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 [J].
潘文卿 .
经济研究, 2012, 47 (01) :54-65
[8]   经济地理与地区间工资差异 [J].
范剑勇 ;
张雁 .
经济研究, 2009, 44 (08) :73-84
[9]   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增长的扩散回流与市场区效应 [J].
柯善咨 .
经济研究, 2009, 44 (08) :8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