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测度与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52
作者
黎新伍
徐书彬
机构
[1] 江西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关键词
农村产业融合; 融合路径; 熵权TOPSIS法;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 空间分布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目的]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文章通过对各地农村产业融合水平进行测度、区域比较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为地方政府有效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从融合主体、融合基础、融合路径及融合效应四个方面,构建农村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对2017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农村产业融合水平进行测度;依据ArcGIS自然断点法划分农村产业融合等级并进行区域比较;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对农村产业融合及其子系统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我国农村产业融合综合水平及其子系统水平均偏低,各地之间差异显著;(2)农村产业融合综合水平、融合基础及融合路径子系统分布趋势为"东高、西平、中低",融合主体子系统分布趋势为"中高、西平、东低";融合效应子系统分布趋势为"东高、中平、西低";(3)农村产业融合综合水平及其子系统在空间上集聚特征明显,且以"低—低"集聚为主。[结论]培育突出优势且各系统协调发展是提升农村产业融合水平的重要路径,各地应依托自身优势因地制宜规划农村产业融合提升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74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中国农业供给结构失衡的测度及其空间特征研究 [J].
黎新伍 ;
徐书彬 .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20, 35 (04) :87-102
[2]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河北省城乡协调发展空间格局分析 [J].
魏广龙 ;
马睿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2020, (01) :297-303
[3]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内涵要解、发展现状与未来思路 [J].
肖卫东 ;
杜志雄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9 (06) :120-129
[4]   乡村振兴视角下的农村产业融合动因及效应研究 [J].
靳晓婷 ;
惠宁 .
行政管理改革, 2019, (07) :68-74
[5]   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验证——以苏州市为实证 [J].
徐维莉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 40 (04) :226-232
[6]   农业文化遗产地“三产”融合度评价——以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为例 [J].
张永勋 ;
闵庆文 ;
徐明 ;
李先德 .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 (01) :116-127
[7]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与农民增收——基于河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案例 [J].
郭军 ;
张效榕 ;
孔祥智 .
农业经济问题, 2019, (03) :135-144
[8]   山西省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动力机制与发展路径 [J].
王丽芳 .
农业技术经济, 2018, (04) :136-144
[9]   农业产业融合的关联度、路径与效应分析 [J].
梁树广 ;
马中东 .
经济体制改革, 2017, (06) :79-84
[10]   我国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 [J].
蒋辉 ;
张康洁 ;
张怀英 ;
刘兆阳 .
经济地理, 2017, 37 (07) :10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