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股利政策、代理成本与公司绩效

被引:108
作者
徐寿福 [1 ]
徐龙炳 [2 ]
机构
[1]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管理学院
[2]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现金股利; 公司绩效; 代理成本; 治理效应; 中介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2.92 [人事管理]; F272.5 [经济评价];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从现金股利代理理论的视角考察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经济影响,为资本市场股利政策改革提供重要依据。基于2004年至2012年中国沪、深股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管理费用率、资产周转率和其他应收款占比度量上市公司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第一类代理成本和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第二类代理成本,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实证检验现金股利通过两类股权代理成本的中介作用影响上市公司绩效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现金股利显著降低两类股权代理成本,继而提高上市公司绩效,两类股权代理成本在现金股利影响公司绩效的过程中发挥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现金股利政策从总体上表现出治理效应占优。适度的现金股利不仅有利于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而且有助于公司价值的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110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21]   现金股利、内部现金流与投资效率 [J].
肖珉 .
金融研究, 2010, (10) :117-134
[22]   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与自由现金流过度投资 [J].
俞红海 ;
徐龙炳 ;
陈百助 .
经济研究, 2010, 45 (08) :103-114
[23]   激进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及其经济后果 [J].
陆正飞 ;
王春飞 ;
王鹏 .
金融研究, 2010, (06) :162-174
[24]   产品市场竞争、公司治理与代理成本 [J].
姜付秀 ;
黄磊 ;
张敏 .
世界经济, 2009, 32 (10) :46-59
[25]   终极控制、自由现金流约束与公司绩效——基于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杨淑娥 ;
苏坤 .
会计研究, 2009, (04) :78-86+97
[26]   董事会结构、在职消费与公司绩效 来自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张力 ;
潘青 .
经济学动态, 2009, (03) :82-85
[27]   国企分红、在职消费与公司业绩 [J].
罗宏 ;
黄文华 .
管理世界, 2008, (09) :139-148
[28]   股权分置改革、高股利分配与投资者利益保护——基于驰宏锌锗的案例研究 [J].
周县华 ;
吕长江 .
会计研究, 2008, (08) :59-68+95
[29]  
机构投资者、公司治理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J]. 翁洪波,吴世农.中国会计评论. 2007(03)
[30]   国企分红、治理因素与过度投资 [J].
魏明海 ;
柳建华 .
管理世界, 2007, (04) :8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