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上甸子秋冬季雾霾期间气溶胶光学特性
被引:83
作者:

颜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刘桂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周秀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王京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汤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刘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市气象局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王振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甸子大气本底污染监测站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周怀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甸子大气本底污染监测站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机构: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 国家气象中心
[3]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4] 北京市气象局
[5] 上甸子大气本底污染监测站
来源: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雾霾过程;
气溶胶散射、吸收特性;
单次散射反照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通过对2004年秋冬季(9—12月)4次雾霾天气过程在京、津背景地区——北京上甸子大气本底污染监测站观测的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分析,发现该地区气溶胶光学特性受天气过程的影响很大。4次雾霾影响时段,平均气溶胶散射系数σsca、吸收系数σabs和单次散射反照率ω都远高于雾霾过后清洁时段的数值,其中气溶胶ω在雾霾影响时段为0.94~0.97,雾霾后为0.84~0.86,平均减小了0.1左右,表明雾霾天气有利于气溶胶的累积和生成。相比于光吸收性气溶胶,雾霾天气对光散射性气溶胶的增加更为有利,反映了二次气溶胶的产生及其对消光的贡献可能有较大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257 / 26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中国霾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
[J].
胡亚旦
;
周自江
.
气象,
2009, 35 (07)
:73-78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自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
[2]
中国区域MODIS陆上气溶胶光学厚度产品检验
[J].
李晓静
;
张鹏
;
张兴赢
;
孙凌
;
齐瑾
;
张艳
.
应用气象学报,
2009, 20 (02)
:147-156

李晓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测量和定标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张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测量和定标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张兴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测量和定标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孙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测量和定标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齐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测量和定标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张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测量和定标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3]
1954—2004年珠江三角洲大气能见度变化趋势
[J].
黄健
;
吴兑
;
黄敏辉
;
李菲
;
毕雪岩
;
谭浩波
;
邓雪娇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8, (01)
:61-70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黄敏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省气象局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李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毕雪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谭浩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邓雪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4]
珠江三角洲霾天气的近地层输送条件研究
[J].
吴兑
;
廖国莲
;
邓雪娇
;
毕雪岩
;
谭浩波
;
李菲
;
蒋承霖
;
夏冬
;
范绍佳
.
应用气象学报,
2008, (01)
:1-9

吴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邓雪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毕雪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谭浩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李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5]
北京城市大气环境污染机理与调控原理
[J].
徐祥德
;
丁国安
;
卞林根
.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06)
:815-828

徐祥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丁国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卞林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6]
珠江三角洲大气灰霾导致能见度下降问题研究
[J].
吴兑
;
毕雪岩
;
邓雪娇
;
李菲
;
谭浩波
;
廖国莲
;
黄健
.
气象学报,
2006, (04)
:510-517+538

吴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毕雪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邓雪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李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谭浩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7]
北京市大气细粒子质量浓度与能见度定量关系初探
[J].
王京丽
;
刘旭林
.
气象学报,
2006, (02)
:221-228

王京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刘旭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市气象信息网络中心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8]
北京及周边城市群落气溶胶影响域及其相关气候效应
[J].
徐祥德
;
施晓晖
;
张胜军
;
丁国安
;
苗秋菊
;
周丽
.
科学通报,
2005, (22)
:2522-2530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丁国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苗秋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9]
气溶胶辐射特性的观测研究
[J].
毛节泰
;
李成才
.
气象学报,
2005, (05)
:622-635

毛节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李成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10]
北京冬、夏季颗粒物及其离子成分质量浓度谱分布
[J].
胡敏
;
赵云良
;
何凌燕
;
黄晓锋
;
唐孝炎
;
姚小红
;
陈泽强
.
环境科学,
2005, (04)
:1-6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凌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联合重点实验室

黄晓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联合重点实验室

唐孝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联合重点实验室

姚小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联合重点实验室

陈泽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联合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