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霾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155
作者
胡亚旦 [1 ,2 ]
周自江 [3 ]
机构
[1]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
[2] 浙江省宁波市气象信息中心
[3]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关键词
霾; 时空分布特征; Mann-Kendall法; 滑动t-检验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7.122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1961—2007年全国721个气象站的霾天气观测资料,分析了中国大陆地区霾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中国的霾天气主要分布在100°E以东、42°N以南地区,且"浊岛"现象非常明显;霾天气的季节分布基本为冬多夏少;近47年中国霾天气的总体趋势为波动增多,线性倾向率为3.19d/10a,1960年代至1970年代中期处于少霾的负位相,1976—2000年在很弱的正位相内振荡,但近5年霾天气显著增多;47年间中国霾天气序列有2次明显的突变,分别位于1970年代中期和2000年之后;在年际尺度上,霾天气与风力条件具有很好的反相关对应关系,f≥5m·s-1日数和f≥10m·s-1日数与霾日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09和-0.734,表明风力条件(大气污染物稀释扩散能力)的变化对霾天气增减趋势的影响非常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灾害性天气气候图集.[M].中国气象局编.气象出版社.2007,
[2]  
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魏凤英; 编著.气象出版社.2007,
[3]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中国气象局[编];.气象出版社.2003,
[4]   珠江三角洲霾天气的近地层输送条件研究 [J].
吴兑 ;
廖国莲 ;
邓雪娇 ;
毕雪岩 ;
谭浩波 ;
李菲 ;
蒋承霖 ;
夏冬 ;
范绍佳 .
应用气象学报, 2008, (01) :1-9
[5]   细粒子污染形成灰霾天气导致广州地区能见度下降 [J].
吴兑 ;
邓雪娇 ;
毕雪岩 ;
李菲 ;
谭浩波 ;
廖国莲 .
热带气象学报, 2007, (01) :1-6
[6]   广东省雾霾天气能见度的时空特征分析Ⅰ:季节变化 [J].
钱峻屏 ;
黄菲 ;
杜鹃 ;
王国复 ;
金爱芬 ;
彭龙军 .
生态环境, 2006, (06) :1324-1330
[7]   再论都市霾与雾的区别 [J].
吴兑 .
气象, 2006, (04) :9-15
[8]   灰霾的健康效应 [J].
白志鹏 ;
蔡斌彬 ;
董海燕 ;
边海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6, (03) :198-201
[9]   关于霾与雾的区别和灰霾天气预警的讨论 [J].
吴兑 .
气象, 2005, (04) :3-7
[10]   广州灰霾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 [J].
刘爱君 ;
杜尧东 ;
王惠英 .
气象, 2004, (12) :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