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雾霾天气能见度的时空特征分析Ⅰ:季节变化

被引:43
作者
钱峻屏 [1 ]
黄菲 [2 ]
杜鹃 [2 ]
王国复 [3 ]
金爱芬 [4 ]
彭龙军 [1 ]
机构
[1] 广州地理研究所
[2] 中国海洋大学
[3] 国家气候中心
[4] 延边大学理学院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
关键词
雾; 霾; 能见度; 季节变化; 时空分布;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6.06.040
中图分类号
P458.3 [个例分析];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雾霾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气象及环境灾害性现象,分析雾霾天气下低能见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对掌握雾霾的发生规律和减灾预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1980—2003年广东省沿海地区26个地面气象观测站23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广东省雾霾天气下能见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结果发现,1980—2003年广东地区雾霾天气下能见度的季节变化规律与雾天气时能见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大体一致,即广东地区低能见度天气主要受雾天气的影响;另一方面,雾、霾天气时能见度的季节变化规律有很大不同,雾天气时能见度观测值在冬、春两季相对较高,最低值出现在3月份,最高值出现在9月份,其年变化表现为峰—谷型、稳定型和不规则波动型三种变化;霾天气时能见度的值在秋、冬两季相对较高,最低值出现在6月份,而且在5、6、7三个月中能见度值都很低;受广东沿海地形特征影响,雾天能见度的空间分布从西到东呈低—高—低—高的波列状分布,而霾天气时能见度的空间分布则没有明显的区域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324 / 133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再论相对湿度对区别都市霾与雾(轻雾)的意义 [J].
吴兑 .
广东气象, 2006, (01) :9-13
[2]   广州灰霾期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粒径的分布 [J].
段菁春 ;
毕新慧 ;
谭吉华 ;
盛国英 ;
傅家谟 .
中国环境科学, 2006, (01) :6-10
[3]   雷州半岛霾的初步分析与预报 [J].
胡天玉 ;
杨显宇 ;
谢巨伦 .
广东气象, 2005, (01) :21-22
[4]   霾与雾的区别和灰霾天气预警建议 [J].
吴兑 .
广东气象, 2004, (04) :1-4
[5]   2003年深圳市灰霾气候特征及影响因素 [J].
江崟 ;
曹春燕 .
广东气象, 2004, (04) :14-15
[6]   广州灰霾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 [J].
刘爱君 ;
杜尧东 ;
王惠英 .
气象, 2004, (12) :68-71
[7]   城市环境大气重污染过程周边源影响域 [J].
徐祥德 ;
周丽 ;
周秀骥 ;
颜鹏 ;
翁永辉 ;
陶树旺 ;
毛节泰 ;
丁国安 ;
卞林根 ;
J.Chan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10) :958-966
[8]   洛阳市低能见度特征分析 [J].
张丽娟 ;
孟丽丽 ;
禹东晖 .
河南气象, 2004, (03) :19-20
[9]  
几种常见视程障碍类天气现象的辨析及观测要点.[J].罗金芳.湖北气象.2004, 02
[10]   基于遥感和GIS的城市颗粒物污染分布研究 [J].
余梓木 ;
周红妹 ;
郑有飞 .
自然灾害学报, 2004, (03) :5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