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畴、目标、模式及支持系统:宪法教育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2
作者
刘寿堂
机构
[1] 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宪法教育; 范畴; 目标; 模式; 支持系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1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学科分类号
030505 ;
摘要
宪法教育的范畴应当包括整个宪法部门,而不应局限于《宪法》文本。大中小学校宪法教育的目标既应相互区分,又应相互衔接。各阶段宪法教育的模式应各有侧重。强大的支持系统是宪法教育成功的关键所在。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公民法治意识之生成.[D].夏丹波.中共中央党校.2015, 01
[2]  
论犯罪与刑罚.[M].(意)贝卡里亚(Beccaria;Cesare)著;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3]  
列宁全集.[M].[苏]列宁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87,
[4]  
西方心理学家文选.[M].张述祖等 审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5]   在《宪法学》课程中开展研究性教学的探索 [J].
郭爱红 .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 34 (24) :59-61
[6]   英国的学校法制教育及其启示 [J].
车雷 .
教育探索, 2011, (11) :152-153
[7]   严肃游戏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J].
邹昕 ;
王立群 .
思想教育研究, 2011, (07) :29-31
[8]   认知、观念与信仰:法制教育的三个维度及其衔接机制 [J].
魏纪林 ;
董杰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 (05) :17-20
[9]   香港基本法是宪法性法律 [J].
刘茂林 .
法学家, 2007, (03) :14-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