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保险制度对商业银行道德风险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28
作者
王晓博 [1 ]
刘伟 [1 ]
辛飞飞 [2 ]
机构
[1]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关键词
存款保险制度; 道德风险; 自然实验; 双重差分; 银行监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1 [金融、银行体制]; F832.33 [商业银行(专业银行)];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1201 ; 020204 ;
摘要
利用中国内地与香港在应对外部冲击时所表现出的较强的同步性,在一个自然实验的框架下,选取2002年至2013年中国内地和香港主要商业银行的数据作为样本,将2006年香港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作为外生变量,根据委托-代理理论,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分别从信贷行为、资产结构和自有资本3个方面实证检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对商业银行道德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存款保险制度并不会引发商业银行的过度信贷,甚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商业银行的过度信贷行为,且这种抑制作用对小银行更加明显;没有显著的证据表明存款保险制度会激励商业银行持有高风险资产组合;存款保险制度会促使商业银行减持资本缓冲。在当前的银行监管体制下,存款保险制度对商业银行道德风险的影响已由过去的资产业务转向负债业务,并进一步提出采取风险最小化型的职能定位以及加快向风险为本适度灵活的监管体系转变等政策建议,研究结果对于中国明确存款保险制度对商业银行道德风险影响的具体形式、制定更具针对性的风险控制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16 / 12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银行资本、风险承担与杠杆率约束——基于中国上市银行的实证研究(2003-2012年) [J].
袁鲲 ;
饶素凡 .
国际金融研究, 2014, (08) :52-60
[2]   信用风险转移创新是否改变了银行风险承担行为? [J].
许坤 ;
殷孟波 .
国际金融研究, 2014, (07) :54-61
[3]   存款保险制度还是央行直接救市?——一个动态博弈的视角 [J].
姚东旻 ;
颜建晔 ;
尹烨昇 .
经济研究, 2013, 48 (10) :43-54
[4]   银行债权治理、管理者偏好与国有企业的绩效 [J].
简泽 .
金融研究, 2013, (01) :135-148
[5]   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分析——兼论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问题 [J].
方意 ;
赵胜民 ;
谢晓闻 .
管理世界, 2012, (11) :9-19+56+187
[6]   中国银行业市场约束状况研究——基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第三支柱视角 [J].
巴曙松 ;
张阿斌 ;
朱元倩 .
财经研究, 2010, 36 (12) :49-61
[7]   我国商业银行道德风险的实证分析:信贷风险掩饰和推迟视角 [J].
卫功琦 .
国际金融研究, 2009, (07) :80-86
[8]   政府隐性保险政策与银行业风险承担行为——对“国家信用悖论”的理论解释 [J].
许友传 ;
何佳 ;
王灵芝 .
管理工程学报, 2009, 23 (02) :60-64+43
[9]   港元、人民币一体化研究 [J].
范小云 ;
邵新建 .
世界经济, 2009, (03) :3-13
[10]   不完全隐性保险政策与银行业风险承担行为 [J].
许友传 ;
何佳 .
金融研究, 2008, (01) :16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