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风险转移创新是否改变了银行风险承担行为?

被引:11
作者
许坤 [1 ,2 ]
殷孟波 [3 ]
机构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2]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
[3]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信用风险转移;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 风险承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1 [世界金融、银行];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2010年,我国推出了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为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方式。基于面板数据回归和DAG因果分析法,本文重点分析了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贷款损失准备金率、不良贷款率与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呈负相关,说明了信用风险转移创新改变了我国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减少了其风险承担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转移及贷款规模动态调整的实证分析 [J].
谭琦 ;
高洁 .
西部金融, 2012, (08) :15-20
[2]   信用风险转移创新与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基于美国银行数据的实证研究 [J].
庄毓敏 ;
孙安琴 ;
毕毅 .
金融研究, 2012, (06) :83-94
[3]   信用风险转移与银行体系稳定性研究 [J].
孙安琴 .
金融研究, 2011, (11) :102-111
[4]   信用风险转移与银行系统表现——基于美国信用衍生品交易市场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
赵俊强 ;
韩琳 ;
李湛 .
金融研究, 2007, (05) :147-160
[5]   试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J].
陈四清 .
国际金融研究, 2003, (07) :25-32
[6]   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及展望 [J].
马晓军 .
国际金融研究, 2000, (11) :44-48
[7]  
Asset Securitization, Securitization Recourse, and Information Uncertainty[J] . The Accounting Review . 2011 (2)
[8]  
Risk and hedging: Do credit derivatives increase bank risk?[J] . Norvald Instefjord.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 200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