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与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对效率研究——基于2005-2011年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13
作者
程贵孙 [1 ,2 ]
张雍 [1 ]
芮明杰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
[2]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数据包络分析; 技术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6.44 [高新技术企业];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的BCC模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有上市公司、民营上市公司2005-2011年期间的相对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两种类型上市公司的生产效率都是非有效的,它们的综合效率偏低更多是由纯技术效率大幅度降低所导致的;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各个行业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上均存在显著的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10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国有工业企业效率的行业检验 [J].
郝书辰 ;
田金方 ;
陶虎 .
中国工业经济, 2012, (12) :57-69
[2]   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叩门,中国怎么办? [J].
芮明杰 .
当代财经, 2012, (08) :5-12
[3]   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技术效率的比较和分析——基于2000-2009年20个工业细分行业的研究 [J].
魏峰 ;
荣兆梓 .
经济评论, 2012, (03) :75-81
[4]   竞争性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效率的实证研究 [J].
董梅生 .
软科学, 2012, 26 (01) :98-103
[5]   国有和私营工业企业的相对效率研究 [J].
宋来 ;
常亚青 .
工业工程与管理, 2009, 14 (04) :122-126+142
[6]  
国有企业效率、产出效应与经济增长:一个分析框架和基于中国各省区的经验研究[J]. 黄险峰,李平.产业经济评论. 2009(01)
[7]   中国不同经济类型工业企业效率综合评析 [J].
王莲莲 ;
蒋毅一 .
江苏商论, 2009, (02) :127-129
[8]   中国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生产效率比较研究 [J].
贺聪 ;
尤瑞章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08) :29-42
[10]   中国工业企业技术效率分析 [J].
姚洋 ;
章奇 .
经济研究, 2001, (10) :13-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