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和私营工业企业的相对效率研究

被引:15
作者
宋来 [1 ,2 ]
常亚青 [3 ,4 ]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2]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3] 华东理工大学图书馆
[4]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所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技术效率; 规模效率; 国有; 私营; 国企;
D O I
10.19495/j.cnki.1007-5429.2009.04.021
中图分类号
F425 [工业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计算了最近两年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和私营工业企业不同行业的相对效率,发现这两年能达到效率最优的行业中,私营的比国有的个数将近多25%。就整个工业来讲,私营的比国有的效率高。私营的行业总体上在2006年取得了效率的进步,提升了生产前沿面。比较了这两种所有制的各行业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状况,从而得出了若干针对不同行业提高效率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26+142 +14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中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省域比较——基于DEA的经验分析 [J].
陶洪 ;
戴昌钧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10) :100-107
[2]   中国大中型工业的成本效率分析:1995~2002 [J].
涂正革 ;
肖耿 .
世界经济, 2007, (07) :47-55
[4]   我国省际技术进步及其空间扩散分析 [J].
舒元 ;
才国伟 .
经济研究, 2007, (06) :106-118
[5]   中国工业行业的技术进步与工业经济转型——对工业行业技术进步的DEA法衡量及转型特征分析 [J].
陈勇 ;
李小平 .
管理世界, 2007, (06) :56-63
[6]   企业性质与创新效率——基于国家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究 [J].
俞立平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05) :108-115
[7]   企业规模、所有制与技术创新——来自江苏省工业企业的调查与实证 [J].
戴西超 ;
谢守祥 ;
丁玉梅 .
软科学, 2006, (06) :114-116+121
[8]   中国企业相对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基于37个行业5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常亚青 ;
宋来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11) :3-12+30
[9]   中国工业的技术选择与技术进步:1985—2003 [J].
陈勇 ;
唐朱昌 .
经济研究, 2006, (09) :50-61
[10]   应用DEA方法评测中国各地区健康生产效率 [J].
张宁 ;
胡鞍钢 ;
郑京海 .
经济研究, 2006, (07) :9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