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播范式与数字化社会的“再组织”——兼论未来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型

被引:9
作者
喻国明 [1 ]
韩运荣 [2 ]
于印珠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2]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
关键词
传播范式; 数字时代; 自组织模型; “他组织”群; 多元共治范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在技术和资本双重因素的驱动下,技术变革、网络化传播为数字化社会带来新的增量之时,也日益促使社会不同层面去组织化。如何增强数字化社会的可控性,使其“再组织化”,已成为未来社会治理面临的重大议题。本文从历史维度着眼梳理并总结了从传统媒体到数字化社会的治理模式演进逻辑与转型范式,即传统媒体背景下的“一元”控制范式、社会转型期的“二元”规制范式、5G数字化社会的自组织范式与多元共治。在深刻认识5G时代传播模式变迁的基础上,通过对去组织化风险的研究,对自组织模型的建立,探讨再组织化治理的可能,并努力建立可应用、可预判的数字化社会治理模型与评估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互联网平台的特性、本质、价值与“越界”的社会治理 [J].
喻国明 ;
李彪 .
全球传媒学刊, 2021, 8 (04) :3-18
[2]   网络亚文化视野下的B站“破圈”之路——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的研究 [J].
韩运荣 ;
于印珠 .
社会科学, 2021, (04) :181-192
[3]   社会集合、过渡媒介与文化形态——关于传播圈层的三个认知 [J].
刘明洋 ;
李薇薇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0, 42 (11) :148-153
[4]   舆情视角下我国网络协商民主的方式、困境及进路 [J].
毕宏音 ;
张丽红 .
电子政务, 2020, (08) :25-36
[5]   意见领袖的跨圈层传播与“回音室效应”——基于深度学习文本分类及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 [J].
汤景泰 ;
陈秋怡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0, 42 (05) :25-33
[6]   圈层文化的大众化路径探析——bilibili2019年度跨年晚会分析 [J].
付晓光 ;
林心可 .
新闻与写作, 2020, (02) :86-90
[7]   论网络舆论风暴公式 [J].
匡文波 ;
周倜 .
国际新闻界, 2019, 41 (12) :131-153
[9]   论垂直类网络直播平台的兴起逻辑和圈层传播 [J].
张智华 ;
宋斌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9, 41 (09) :89-93
[10]   社交媒体互动圈层传播模式:驱动力及社会价值——基于社会热点事件的分析 [J].
史剑辉 ;
靖鸣 ;
朱燕 .
新闻爱好者, 2019, (06) :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