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互动圈层传播模式:驱动力及社会价值——基于社会热点事件的分析

被引:31
作者
史剑辉 [1 ,2 ]
靖鸣 [1 ]
朱燕 [3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 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3]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关键词
社交圈层; 共识; 社会交往; 社交媒体;
D O I
10.16017/j.cnki.xwahz.2019.06.004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社交媒体提高了人们交往的密度与频率,形成了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热点舆论事件涉及公平、正义等社会核心关系要素,成为社交媒体关注的焦点,也是个体参与社会资源博弈的中介。社交媒体基于用户关系节点的互动圈层传播模式,扩展了公共议题构建及舆论生成的时空。交往分享机制提升了传播节点间的关系黏度,有利于凝聚社会共识;辩论、质疑等话语方式激活了传播节点之间的关系张力;关系黏度是价值趋同的外显,而关系张力是价值差异的产物,共同作用形成了社交传播驱动力。社交媒体嵌入了社会交往系统,成了新的信息方式,深刻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从宣传到霸权:社交媒体时代“新党媒”的传播模式 [J].
龙强 ;
李艳红 .
国际新闻界, 2017, 39 (02) :52-65
[2]   美国社交媒体与政治 [J].
薛蕾 .
阅读, 2016, (46) :14-19
[3]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 [J].
唐钧 .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15, (04) :13-13
[4]   从“倒金字塔”“斜金字塔”到“正金字塔”——基于社交媒体的新闻话语体系和传播模式初探 [J].
史安斌 ;
刘滢 .
新闻记者, 2014, (07) :14-20
[5]   传播技术的演进模式及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J].
吴廷俊 ;
韦路 .
河南社会科学, 2008, (01) :140-143+172
[6]   人际交往、社会冲突、理性与社会发展——齐美尔社会发展理论述评 [J].
周建国 .
社会, 2003, (04) :8-11
[7]   紧缩圈层结构论——一项中国人际关系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J].
周建国 .
社会科学研究, 2002, (02) :98-102
[8]  
必然.[M].凯利.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9]  
网络社会.[M].(荷) 迪克 (Dijk;J.V.) ; 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10]  
社会学的想象力.[M].(美) 米尔斯;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