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贫困的特征演变

被引:10
作者
张冰子 [1 ]
贾珅 [2 ]
申广军 [3 ]
机构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第二研究室
[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3]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关键词
贫困; 城镇贫困; 选择性贫困; 贫困规模;
D O I
10.19343/j.cnki.11-1302/c.2019.02.002
中图分类号
F126 [人民生活状况];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将根据马丁法计算的各省历年贫困线作为贫困识别标准,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研究了1988-2013年间我国城镇居民的贫困问题。研究发现,25年间城镇地区的贫困率下降明显,尤其暂时性贫困和持久性贫困的发生率已经很低,贫困人口以选择性贫困为主,即消费不足成为我国城镇人口贫困的主要特征;家庭人口多、有未成年子女会有更大概率陷入贫困,而良好的教育和稳定的就业则可以有效缓解贫困。由于当前我国城镇地区的贫困人口认定和救助主要以收入为标准,本文认为应充分重视贫困人口消费不足的问题,拓展专项救助的范围,同时增大对教育、卫生、住房等基本民生保障的投入,减少低收入群体的过度储蓄,并特别关注贫困青少年的精神和物质消费需求。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2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收入差距、社会分化与社会信任 [J].
申广军 ;
张川川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6, (01) :121-136
[2]   贫困线研究综述 [J].
池振合 ;
杨宜勇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2, (07) :56-64
[3]   基本医疗保险对促进家庭消费的影响 [J].
甘犁 ;
刘国恩 ;
马双 .
经济研究, 2010, 45(S1) (S1) :30-38
[4]   贫困线计算方法及调整机制比较研究 [J].
杨立雄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0, (05) :52-62
[5]   高等教育改革、预防性储蓄与居民消费行为 [J].
杨汝岱 ;
陈斌开 .
经济研究, 2009, 44 (08) :113-124
[6]   中国城镇贫困的变化趋势和模式:1988—2002 [J].
夏庆杰 ;
宋丽娜 ;
Simon Appleton .
经济研究, 2007, (09) :96-111
[7]   我国城市贫困地区差异之研究 [J].
张莹 ;
万广华 .
管理世界, 2006, (10) :50-56
[8]   中国城镇主观贫困线测度 [J].
陈立中 ;
张建华 .
财经科学, 2006, (09) :76-81
[9]   中国城市中的三种贫困类型 [J].
李实 ;
John Knight .
经济研究, 2002, (10) :47-58+95
[10]  
Poverty; inequality; and growth in urban China; 1986–2000.[J].Xin Meng;Robert Gregory;Youjuan Wang.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0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