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基础再造的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研究

被引:17
作者
盛朝迅 [1 ]
李子文 [2 ]
徐建伟 [2 ]
任继球 [2 ]
机构
[1]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
[2]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产业基础; 国际经验; 产业基础再造; 中国路径;
D O I
10.16304/j.cnki.11-3952/f.2022.02.009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产业基础是产业发展的基石、制造强国的根基和实现产业链现代化的前提,决定着产业发展的自主可控水平、长远竞争能力和整体发展高度。当今世界,主要制造强国都是产业基础能力强大的国家。中国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应充分借鉴美国、德国、日本等提升产业基础能力的有益做法,把握一个核心,培育两大主体,强化“要素—平台—制度”三维支撑,促进四个结合,实施五大任务,构建“一二三四五”政策体系,加快突破“卡脖子”瓶颈约束,努力实现能力再造、体系再造和制度再造,积极构建和再造具有世界先进水平、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产业链现代化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产业基础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37 / 146+154 +15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新发展格局下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发展的思路与策略 [J].
盛朝迅 .
改革, 2021, (02) :1-13
[2]   内循环为主、外循环赋能与更高水平双循环——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 [J].
江小涓 ;
孟丽君 .
管理世界, 2021, 37 (01) :1-19
[3]   “十四五”时期“卡脖子”技术的破解:识别框架、战略转向与突破路径 [J].
陈劲 ;
阳镇 ;
朱子钦 .
改革, 2020, (12) :5-15
[4]   百年大变局、高质量发展与构建新发展格局 [J].
王一鸣 .
管理世界, 2020, 36 (12) :1-13
[5]   面向2035的新材料强国战略研究 [J].
谢曼 ;
干勇 ;
王慧 .
中国工程科学, 2020, 22 (05) :1-9
[6]   “动员激活常规”:新型举国体制如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 [J].
张翔 ;
刘苏 .
理论与评论, 2020, (04) :49-58
[8]   “十四五”时期区域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J].
罗仲伟 ;
孟艳华 .
区域经济评论, 2020, (01) :32-38
[9]   我国新材料产业现状分析与前瞻思考 [J].
屠海令 ;
马飞 ;
张世荣 ;
李腾飞 ;
赵鸿滨 .
稀有金属, 2019, 43 (11) :1121-1130
[10]   产业基础高级化:动态比较优势运用与产业政策 [J].
刘志彪 .
江海学刊, 2019, (06) :25-3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