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基础高级化:动态比较优势运用与产业政策

被引:23
作者
刘志彪
机构
[1] 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培育单位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
关键词
基础产业; 动态比较优势; 新型举国体制; 超大规模市场; 产业政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在产业链中判断谁是基础产业部门,一是看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二是看其在产业链中的重要性。基础产业部门往往具有公共显示度较低、显著的报酬递增性、产业进入门槛高、发展的正外部性等特性。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进程必须摒弃静态比较优势理论,改用动态比较优势理论为指导。同时,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和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前者是发挥政府有为的作用,后者是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推进基础产业高级化要重点抓住实施扶持政策的三个主要因素:产业中企业的行为及行为目标、产业扶持政策及其手段对这些行为的影响、产业扶持政策的福利效应评价。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2+254 +25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以动态比较优势培育知识密集型中间投入品产业 [J].
刘志彪 .
清华金融评论, 2018, (07) :30-31
[3]   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J].
刘志彪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5, 52 (02) :17-24+158
[4]   技术创新动因的“技术推动”与“需求拉动”争论 [J].
高小珣 .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1, 32 (06) :590-593
[6]   本地市场效应:理论和经验研究的新近进展 [J].
钱学锋 ;
梁琦 .
经济学(季刊), 2007, (03) :969-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