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管制型国家到治理型国家——以煤矿安全为例

被引:13
作者
聂辉华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管制; 治理; 矿难; 政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在全球治理运动兴起的背景下,本文以煤矿安全为例,分析了中国从管制型国家向治理型国家转变的必要性和条件。本文先描述了中国煤矿生产安全的现状和问题,梳理了关于中国矿难发生原因的五种主要观点,然后表明单一的、自上而下的管制思路不能完全解决煤矿生产安全问题。为此,必须从管制转向治理,本文分析了这种转型的必要性和四个条件。最后,本文认为治理思路对于解决食品安全、环境污染和腐败问题同样适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3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2]   规制与产权:关井政策对煤矿安全的影响分析 [J].
白重恩 ;
王鑫 ;
钟笑寒 .
中国软科学, 2011, (10) :12-26
[3]   安全规制波动对煤炭生产的非对称影响研究 [J].
肖兴志 ;
陈长石 ;
齐鹰飞 .
经济研究, 2011, 46 (09) :96-107
[4]   政企合谋与矿难: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 [J].
聂辉华 ;
蒋敏杰 .
经济研究, 2011, 46 (06) :146-156
[6]   中国煤矿安全监督低效:官商勾结还是权利滥用 [J].
赵连阁 .
中国工业经济, 2009, (09) :27-36
[7]   煤矿企业的安全投入与产出 [J].
田水承 ;
杨波 ;
李红霞 .
煤矿安全, 2007, (11) :77-79
[8]   根治矿难:产权改革能否有效——兼析山西临汾、吕梁的煤矿产权改革试点 [J].
郑风田 ;
冯伟 .
经济学家, 2007, (04) :108-113
[9]   湖南煤矿工人心理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J].
曹渝 ;
周舟 ;
文迪 .
职业时空, 2007, (05) :58-61
[10]   煤矿企业生产的经济学分析——基于我国矿难频发的经验与理论研究 [J].
陶长琪 ;
刘劲松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02) :12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