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变动的因素分解——基于收入极化指数的经验证据

被引:54
作者
龙莹
机构
[1]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2] 中国统计教育学会
[3] 全国工业统计教学研究会
关键词
中等收入群体; 收入极化指数; 相对分布; 非参数核密度估计;
D O I
10.19343/j.cnki.11-1302/c.2015.02.006
中图分类号
F124.7 [国民收入、国民财富];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采用相对分布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方法,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数据库(CHNS)1988—2010年居民住户调查微观数据,对影响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变动的因素进行分解。实证结果显示,一方面,影响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变动的因素中,"经济增长效应"大于"收入分配效应",即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收入分布曲线平移产生的效应大于收入分配政策变化所带来的分布形状变化产生的效应,同时,"收入分配效应"的短期效应大于长期效应;另一方面,向下相对极化指数大于向上相对极化指数,且向下相对极化指数贡献率呈上升趋势。说明从长期看,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中等收入群体划分标准提高,而居民收入增加的速度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使得原本的中等收入群体向下落入低收入区间的比重大于向上成为高收入群体的比重,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2]   社会转型期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评判标准 [J].
赵洁 .
求实, 2010, (09) :53-56
[3]   农村贫困与极化问题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J].
王祖祥 ;
范传强 ;
何耀 ;
张奎 ;
王红霞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6) :73-88+206
[4]   我国中等收入者比重及其变动的测度研究 [J].
纪宏 ;
陈云 .
经济学动态, 2009, (06) :11-16
[5]   两极分化测度方法述评与中国居民收入两极分化 [J].
洪兴建 ;
李金昌 .
经济研究, 2007, (11) :139-153
[6]   关于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若干思考 [J].
李培林 .
红旗文稿, 2007, (18) :14-15
[7]   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扩大及“橄榄型”财富结构的达致 [J].
纪玉山 ;
代栓平 ;
何翠翠 .
社会科学研究, 2005, (02) :35-40
[8]   关于收入差别倒U曲线及两极分化研究中的几个方法问题 [J].
陈宗胜 .
中国社会科学, 2002, (05) :78-82+205
[9]  
A dwindling middle class? Italian evidence in the 2000s[J] . Riccardo Massari,Maria Grazia Pittau,Roberto Zelli.The Journal of Economic Inequality . 2009 (4)
[10]  
Relative Distribution Methods[J] . Mark S.Handcock,MartinaMorris.Sociological Methodology . 200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