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扩大及“橄榄型”财富结构的达致

被引:18
作者
纪玉山
代栓平
何翠翠
机构
[1]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国家经济学人才培养基地,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国家经济学人才培养基地
关键词
中等收入者; 界定依据; 界定标准; “橄榄型”财富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7 [国民收入、国民财富];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对中等收入者的界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应当有不同的侧重和不同的依据, 现阶段应主要从收入水平上考虑。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正处于急剧发展和改革时期, 若过于强调中等收入者在文化心理、审美情趣等质的方面必须具备一定程度上稳定的、统一的标准,不仅不现实, 而且会阻碍中等收入者的成长。只有集中力量提升居民收入水平才是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通过模型测算, 我们的结论是如果基尼系数保持在 0 3-0 4之间, 年人均GDP收入在 14000-16000元之间的收入群体可以划为中等收入者。界定和培养中等收入者, 应注意其动态性、地域性和稳定性特点。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并不是要把一部分高收入者拉到中等收入者中来, 而是要提高低收入者以及中等偏下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构建“橄榄型”财富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A computational concept for normative equity [J].
T. Kämpke ;
R. Pestel ;
F.J. Radermacher .
European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2003, 15 (2) :129-163
[2]   The middle class consensu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J].
Easterly, W .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2001, 6 (04) :317-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