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村庄空间分布特征及空间优化重组解析

被引:153
作者
杨忍 [1 ]
刘彦随 [2 ]
龙花楼 [2 ]
王洋 [3 ]
张怡筠 [1 ]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 广州地理研究所
关键词
村庄空间分布模式; 地理探测器; 村镇体系重构; 村庄规划; 乡村地理学; 中国;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6.02.002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以中国电子地图数据和分县经济社会数据为基础,利用最邻近距离R指数模型分析中国村庄分布模式格局,结合地理探测器的研究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探测识别,同时解析乡村空间优化重组背景和模式。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中国村庄空间分布呈现出聚集、随机、离散均匀分布的并存空间分布模式,村庄空间分布模式区域差异特征显著。东南半壁的村庄分布密度远大于西北半壁,不同地域类型区的村庄空间分布模式表现出各异的特征。平原地区的村庄空间分布密集,空间分布模式以随机、分散为主,村庄之间邻近距离较近。高寒山区、沙漠边缘地带,村庄空间分布密度极低,村庄之间邻近距离偏大,村庄空间分布相对聚集。丘陵、山地交汇过渡地带,村庄空间分布密度较大,空间分布模式偏向随机分布。2村庄分布受到传统因素和经济发展双重因子的影响,传统影响因素依然在发挥作用,但经济发展的影响愈加明显。不同区域地形、水资源条件对村庄分布影响显著。交通条件、产业非农化、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发展对乡村生活、生产空间的空间形态和分布模式产生剧烈影响。3伴随乡村各种生产要素非农化流失,村庄空间亟待优化重组,优化以镇区为依托的中心村-基层村体系空间组织结构应为乡村物质空间优化重组有效选择。4在不同地域类型区域,村镇格局的空间优化重组形态可以采用放射均衡、放射非均衡、多核心均衡、走廊式布局模式及混合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70 / 17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中国环渤海地区农村聚落及用地时空特征及影响机理分析(英文) [J].
杨忍 ;
刘彦随 ;
龙花楼 ;
乔陆印 .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5, 25 (05) :559-572
[2]   中国环渤海地区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协同演化特征 [J].
杨忍 ;
刘彦随 ;
龙花楼 .
地理研究, 2015, 34 (03) :475-486
[3]   中国农村聚居演变的驱动机制及态势分析(英文) [J].
周国华 ;
贺艳华 ;
唐承丽 ;
于涛 ;
肖国珍 ;
钟婷 .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3, 23 (03) :513-524
[4]   环渤海地区农村空心化程度与耕地利用集约度的时空变化及其耦合关系 [J].
杨忍 ;
刘彦随 ;
郭丽英 ;
李玉恒 .
地理科学进展, 2013, 32 (02) :181-190
[5]   环渤海地区耕地复种指数时空变化遥感反演及影响因素探测 [J].
杨忍 ;
刘彦随 ;
陈玉福 ;
李婷婷 .
地理科学, 2013, 33 (05) :588-593
[6]   苏中地区乡村聚落的格局特征及类型划分 [J].
单勇兵 ;
马晓冬 ;
仇方道 .
地理科学, 2012, 32 (11) :1340-1347
[7]   人文地理学空间思想的几次重大转折 [J].
叶超 .
人文地理, 2012, 27 (05) :1-5+61
[8]   中国农村空心化综合测度与分区 [J].
杨忍 ;
刘彦随 ;
陈秧分 .
地理研究, 2012, 31 (09) :1697-1706
[9]   中国县域城镇化的空间特征与形成机理 [J].
刘彦随 ;
杨忍 .
地理学报, 2012, 67 (08) :1011-1020
[10]   旅游地乡村聚落用地格局演变的微尺度分析——河北野三坡旅游区苟各庄村的案例实证 [J].
席建超 ;
赵美风 ;
葛全胜 .
地理学报, 2011, 66 (12) :1707-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