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使用能否提升农户信贷获得水平——基于CFPS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被引:68
作者
柳松 [1 ]
魏滨辉 [1 ]
苏柯雨 [2 ]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农户; 信贷的获得水平; 互联网的使用; CMP模型; IPWRA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43 [农业信贷]; F724.6 [电子贸易、网上贸易];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基于2014—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三期面板数据,运用联合估计的条件混合处理(CMP)模型和工具变量模型,本文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农户信贷获得水平的影响效应,并采用修正样本自选择偏差的双稳健IPWRA模型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对农户信贷获得水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既可以提升农户信贷的可得性,也可以提高农户的信贷规模。就不同贷款渠道而言,互联网使用同时显著提高了农户正规和非正规信贷获得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互联网使用对于处于中年、兼业程度大以及中西部地区的农户信贷获得水平促进作用更大;机制分析表明,互联网使用主要通过信息搜寻、社会互动以及收入增长三种效应来提升农户信贷获得水平。因此,贯彻落实"互联网+"政策,提升农村地区的互联网覆盖率,是缓解农户融资难和决胜脱贫攻坚战役的重要政策手段。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72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自然灾害冲击与农户信贷获得水平——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研究 [J].
张龙耀 ;
徐曼曼 ;
刘俊杰 .
中国农村经济, 2019, (03) :36-52
[2]   技术与农户普惠金融 [J].
徐光顺 ;
蒋远胜 ;
王玉峰 .
农业技术经济, 2018, (04) :98-110
[3]   再议农户信贷需求及其信贷可得性 [J].
何广文 ;
何婧 ;
郭沛 .
农业经济问题, 2018, (02) :38-49
[4]   互联网使用、市场摩擦与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 [J].
周广肃 ;
梁琪 .
金融研究, 2018, (01) :84-101
[5]   金融市场化、小额贷款与中国家庭信贷可得性——基于CHFS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 [J].
赵宸宇 ;
李雪松 .
金融论坛, 2017, 22 (08) :46-57
[6]   互联网使用与工资收入差距——基于CHNS数据的经验分析 [J].
李雅楠 ;
谢倩芸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7, (07) :87-100
[7]   互联网与农村家庭创业——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周洋 ;
华语音 .
农业技术经济, 2017, (05) :111-119
[8]   农民增收、正规信贷可得性与非农创业 [J].
彭克强 ;
刘锡良 .
管理世界, 2016, (07) :88-97
[9]   信息通信技术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替代效应与渗透效应 [J].
蔡跃洲 ;
张钧南 .
经济研究, 2015, 50 (12) :100-114
[10]   搜寻成本、网络效应与普惠金融的渠道价值——互联网借贷平台与商业银行的小微融资选择比较 [J].
李建军 ;
王德 .
国际金融研究, 2015, (12) :5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