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成本、网络效应与普惠金融的渠道价值——互联网借贷平台与商业银行的小微融资选择比较

被引:68
作者
李建军 [1 ]
王德 [2 ]
机构
[1]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2] 中央戏剧学院财务处
关键词
搜寻成本; 网络效应; 普惠金融; 互联网借贷平台;
D O I
10.16475/j.cnki.1006-1029.2015.12.006
中图分类号
F832.4 [信贷];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本文从小微经济体融资搜寻成本和网络效应两个基础理论命题入手,对比商业银行与互联网借贷平台的搜寻成本和网络效应对融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搜寻成本和网络效应共同作用于融资行为,搜寻成本越低,网络效应越大,相应融资渠道价值越高。互联网借贷平台具备这两方面的优势,拥有比银行更高的小微融资渠道价值,是普惠金融服务的重要提供者。规范互联网借贷平台发展,提升其透明度,对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金融排斥到普惠金融:基于特定对象的路径设计 [J].
王兆旭 .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5, (01) :72-76
[2]   第三方支付态势与监管:自互联网金融观察 [J].
蒋先玲 ;
徐晓兰 .
改革, 2014, (06) :113-121
[3]   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原则:探索新金融监管范式 [J].
张晓朴 .
金融监管研究 , 2014, (02) :6-17
[4]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推进包容性金融发展 [J].
周小川 .
求是, 2013, (18) :11-14
[5]   进一步完善中国农村普惠金融体系 [J].
吴国华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3, (04) :32-45
[6]   关于普惠金融的相关文献综述 [J].
邓振姣 ;
向静 ;
陈琳 .
思想战线, 2013, (S1) :104-107
[7]   普惠金融与小额信贷的比较研究 [J].
李明贤 ;
叶慧敏 .
农业经济问题, 2012, 33 (09) :44-49+111
[8]   构建普惠金融体系的重要性 [J].
焦瑾璞 .
中国金融, 2010, (10) :12-13
[9]   中国农村金融排斥态势与金融普惠策略分析 [J].
马九杰 ;
沈杰 .
农村金融研究, 2010, (05) :5-10
[10]   中国“未观测金融”指标体系的设计与测估 [J].
李建军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 27 (05) :140-152+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