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议定书》及其清洁发展机制的减排效应——基于中国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微观项目数据的分析

被引:57
作者
陈林 [1 ]
万攀兵 [2 ]
机构
[1]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广州区域低碳经济研究基地
[2]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
关键词
国际环境合作; 《巴黎协定》; 《京都议定书》; 清洁发展机制; 温室气体减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083305 ; 1204 ;
摘要
面对新一届美国政府退出《巴黎协定》,中国政府要不要落实《巴黎协定》的减排承诺,继续投身国际环境合作?作为《巴黎协定》的早期探索版本,2005年生效的《京都议定书》可为相关政策效果评估提供一个较好的"反事实框架"。为此,本文以《京都议定书》唯一的南北国环境合作项目"清洁发展机制"(CDM)为研究对象,手工搜集国内3027个工厂级CDM项目的空间地理信息,构造包含30773个观测点的2001—2012年空间面板数据,以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京都议定书》的政策效果,并量化出中国在近年全球环境治理中的减排贡献。结果表明:《京都议定书》及其清洁发展机制的实施,对控制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产生了显著而积极的政策效果。与国内大部分环境规制文献不同,本文不局限于研究某一次宏观环境政策变动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而是使用更微观的工厂级清洁生产项目及其附近的污染物数据,进行较科学而细致的公共政策评估。本文的实证结果可为当前我国政府应对美国退出《巴黎协定》提供部分决策依据,更回应了部分发达国家对《京都议定书》减排效果和发展中国家没有承担减排责任的政治质疑。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71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46 条
[1]   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J].
李强 .
理论视野, 2017, (09) :72-75
[2]   全球气候治理的国际合作进程、挑战与中国行动 [J].
翁智雄 ;
马忠玉 .
环境保护, 2017, 45 (15) :61-67
[3]   《巴黎协定》下中国气候治理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J].
安树民 ;
张世秋 .
环境保护, 2016, 44 (22) :43-48
[4]   《巴黎协定》、新的全球气候治理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J].
于宏源 .
太平洋学报, 2016, (11) :88-96
[5]   《巴黎协定》:新的制度安排、不确定性及中国选择 [J].
吕江 .
国际观察, 2016, (03) :92-104
[6]   中国碳保险法律制度的构建 [J].
李媛媛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02) :144-151
[7]   进口自由化、竞争与本土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加入WTO的一个自然实验 [J].
简泽 ;
张涛 ;
伏玉林 .
经济研究, 2014, 49 (08) :120-132
[8]   我国试点森林碳汇交易运行机制研究 [J].
漆雁斌 ;
张艳 ;
贾阳 .
农业经济问题, 2014, 35 (04) :73-79
[9]   《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与第一承诺期的差异辨析 [J].
高翔 ;
王文涛 .
国际展望, 2013, (04) :27-41+139
[10]   中国清洁发展机制:主体、阶段、问题及对策 [J].
刘航 ;
杨树旺 ;
唐诗 .
理论与改革, 2013, (02) :7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