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准扶贫土地整治的典型模式

被引:35
作者
臧玉珠 [1 ,2 ]
刘彦随 [1 ,2 ]
杨园园 [1 ,2 ]
王永生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土地工程; 扶贫开发; 乡村振兴; 乡村可持续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土地整治是助推精准扶贫,实现脱贫解困的重要途径。根据土地整治作用于农村减贫发展的实现路径,将全国土地整治助推精准扶贫的典型模式概括为四种:①单项土地整理模式。通过开发低效未利用地,建设高标准农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②三生空间优化模式。将农村宅基地复垦与易地扶贫搬迁相结合,改善人居环境,恢复脆弱生态,优化乡村三生空间。③土地资产显化模式。实施补充耕地指标有偿异地调剂,积累扶贫开发资金,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统筹城乡发展。④土地资本流动模式。将土地整治与土地流转及作价入股相结合,整合贫困地区劳动力、资本等要素资源,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
引用
收藏
页码:856 / 86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45 条
[41]   作为增长和反贫困基石的土地政策——克劳斯·丹宁格《促进增长和消除贫困的土地政策》评介 [J].
张慧东 ;
贺达水 ;
梁希震 .
管理世界, 2005, (05) :166-169
[42]   荷兰土地整理对我国土地整理发展的启示 [J].
廖蓉 ;
杜官印 .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04, (09) :26-28+48
[43]   西南丘陵山地区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模式——以重庆渝北区为例 [J].
杨庆媛 ;
田永中 ;
王朝科 ;
周滔 ;
刘筱非 .
地理研究, 2004, (04) :469-478
[44]   台湾地区的农地重划及其社会经济效益 [J].
萧承勇 .
农业工程学报, 2001, (05) :172-176
[45]   中国土地整理的区域差异及对策 [J].
罗明 ;
王军 .
地理科学进展, 2001, (02) :9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