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准扶贫土地整治的典型模式

被引:35
作者
臧玉珠 [1 ,2 ]
刘彦随 [1 ,2 ]
杨园园 [1 ,2 ]
王永生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土地工程; 扶贫开发; 乡村振兴; 乡村可持续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土地整治是助推精准扶贫,实现脱贫解困的重要途径。根据土地整治作用于农村减贫发展的实现路径,将全国土地整治助推精准扶贫的典型模式概括为四种:①单项土地整理模式。通过开发低效未利用地,建设高标准农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②三生空间优化模式。将农村宅基地复垦与易地扶贫搬迁相结合,改善人居环境,恢复脆弱生态,优化乡村三生空间。③土地资产显化模式。实施补充耕地指标有偿异地调剂,积累扶贫开发资金,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统筹城乡发展。④土地资本流动模式。将土地整治与土地流转及作价入股相结合,整合贫困地区劳动力、资本等要素资源,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
引用
收藏
页码:856 / 86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45 条
[31]   延安在治沟造地基础上如何发展现代农业 [J].
贺春雄 .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5 (03) :60-63
[32]   延安市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土地整治适宜性评价研究 [J].
魏宏安 ;
王介勇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3, 32 (03) :129-132
[33]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内在驱动力分析 [J].
邹伟 ;
胡莉 ;
林庶民 ;
胡锋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08) :224-231
[34]   转型期农村土地整治的基础理论与模式探析 [J].
刘彦随 ;
朱琳 ;
李玉恒 .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 (06) :777-782
[35]   战后德国城乡等值化发展模式及其启示——以巴伐利亚州为例 [J].
毕宇珠 ;
苟天来 ;
张骞之 ;
胡新萍 .
生态经济, 2012, (05) :99-102+106
[36]   三峡库区优质柑橘产业带建设土地整理模式 [J].
张仕超 ;
尚慧 ;
余端 ;
魏朝富 .
地理研究, 2011, 30 (11) :2099-2108
[37]   中部土地整理区土地整理投入产出效率评价 [J].
金晓斌 ;
周寅康 ;
李学瑞 ;
徐国鑫 .
地理研究, 2011, 30 (07) :1198-1206
[38]   科学推进中国农村土地整治战略 [J].
刘彦随 .
中国土地科学, 2011, 25 (04) :3-8
[39]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高向军 ;
彭爱华 ;
彭志宏 ;
王克强 ;
朱莉萍 .
中国土地科学, 2011, 25 (03) :4-8
[40]   我国土地整理模式的分类研究 [J].
张正峰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7, (04) :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