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五化同步”发展水平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以湖北省为分析样本

被引:12
作者
马艳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五化同步”; 协调发展; 水平测度; 影响因素;
D O I
10.13660/j.cnki.42-1112/c.013870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信息化和绿色化"五化同步"发展是新形势下促进我国城乡统筹和区域发展的现实需求与战略导向。通过对湖北省进行研究,构建"五化同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2005-2014年全省"五化同步"发展状态并对17个市(州、区)"五化同步"发展阶段进行排序,利用灰色系统模型对全省"五化同步"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十年间湖北省"五化同步"发展水平呈持续上升态势,目前处于良好协调型阶段。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绿色化在"五化同步"中起到了正向驱动作用,而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制约了"五化同步"更好地发展;最后根据"五化同步"发展的结果与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关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中国“五化”协同发展水平演变研究 [J].
刘凯 ;
任建兰 ;
张存鹏 .
经济问题探索, 2016, (04) :27-34
[2]   “四化同步”发展的区域格局及影响因素——以河南为分析样本 [J].
孙德中 ;
吴一平 .
区域经济评论, 2016, (02) :99-106
[3]   “五化”视角下的粮食安全问题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J].
周丽 ;
匡远配 .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 (08) :164-169
[4]   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绿色化“五化”协调定量评价的进展与反思 [J].
丁志伟 ;
张改素 ;
王发曾 ;
康珈瑜 ;
高岭 .
地理科学进展, 2016, 35 (01) :4-13
[5]   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时空格局与动态演进 [J].
徐维祥 ;
舒季君 ;
唐根年 .
经济学动态, 2015, (01) :76-85
[6]   城郊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动态耦合关系——以武汉市远城区为例 [J].
张光宏 ;
马艳 .
农业技术经济, 2014, (11) :14-20
[7]   中国“四化”进程协调状态测度研究 [J].
郭俊华 ;
卫玲 ;
孟楠 .
区域经济评论, 2014, (05) :33-38
[8]   湖北省“四化”同步发展水平评价与对策研究 [J].
熊巍 ;
祁春节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4, 31 (09) :130-135
[9]   中国“四化”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J].
李裕瑞 ;
王婧 ;
刘彦随 ;
龙花楼 .
地理学报, 2014, 69 (02) :199-212
[10]   中国城市低碳绿色发展的格局及其差异分析——以地级以上城市GDP值前110强为例 [J].
张旺 ;
周跃云 ;
谢世雄 .
世界地理研究, 2013, 22 (04) :134-14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