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化”协同发展水平演变研究

被引:50
作者
刘凯
任建兰
张存鹏
机构
[1] 山东师范大学
关键词
五化; 协同发展;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建立了中国"五化"协同度指标体系,运用加权求和法计算"五化"发展指数以及"五化"综合发展指数,运用HR模型评价"五化"以及每"两化"之间的协同度,得出以下结论:1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指数整体呈现持续增长趋势,绿色化发展指数整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五化"综合发展指数整体呈现逐渐上升趋势。3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每"两化"之间的协同度演变趋势基本一致,20世纪90年代后期达到峰值,之后在较高水平保持相对稳定,城镇化与信息化协同度相对较高,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度相对较低;绿色化与其他"四化"之间的协同度整体低于其他"四化"中每"两化"之间的协调度。4"五化"协同度整体水平逐步提高,可被划分为1990-1997年快速发展、1998-2005年缓慢发展、2006-2014年高水平稳定等三个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4 条
[1]   中国“四化”协调发展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农业现代化视角 [J].
周振 ;
孔祥智 .
中国软科学, 2015, (10) :9-26
[2]   坚持与完善中国特色绿色化道路 [J].
冯之浚 ;
刘燕华 ;
金涌 ;
郭强 ;
严峰 .
中国软科学, 2015, (09) :1-7
[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协调发展研究——以山东省济南市为例 [J].
刘凯 ;
任建兰 ;
王成新 .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43 (07) :464-466+478
[4]   中国“四化”同步发展时空分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舒季君 ;
徐维祥 .
经济问题探索, 2015, (03) :50-57
[5]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目标定位与改革创新 [J].
张红宇 ;
张海阳 ;
李伟毅 ;
李冠佑 .
中国农村经济, 2015, (01) :4-13
[6]   我国“四化”协调发展的内在关系研究 [J].
薛桂霞 ;
钟钰 .
农村经济, 2015, (01) :93-97
[7]   信息化能提高中国工业部门技术创新效率吗 [J].
韩先锋 ;
惠宁 ;
宋文飞 .
中国工业经济, 2014, (12) :70-82
[8]   基于演化经济学视角的新型工业化战略选择 [J].
王俊 .
财经科学, 2014, (11) :83-91
[9]   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测度 [J].
徐维祥 ;
舒季君 ;
唐根年 .
经济地理, 2014, (09) :1-6
[10]   “四化同步”的本质特征和指标构建 [J].
刘文耀 ;
蔡焘 .
改革, 2014, (08) :6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