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化”协调发展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农业现代化视角

被引:80
作者
周振
孔祥智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工业化; 城镇化; 信息化; 协调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0.1 [农业现代化道路、模式];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1201 ; 083304 ;
摘要
促进"四化"协调发展,首先要明确"四化"发展的基本格局。本文通过构建"四化"指标体系,采用几何平均数法与HR评价模型测算出了1998-2013年中国各省市区"四化"综合发展水平与协调发展程度。测算结果显示:第一,我国"四化"发展较快,"四化"关系逐年趋于协调。第二,农业现代化滞后于其他"三化"与地区间"四化"失衡的问题较为突出,其中农业现代化的滞后性已经严重阻碍了"四化"综合水平的提高。基于此,本文从农业现代化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影响"四化"协调发展的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农业资本深化、农业科技、农业防灾减灾、乡村工业化与农业税改革是促进"四化"协调发展显著且稳健的因素。根据研究结论,我们认为应从加大农业资本投入、强化科技支农、增强农业减灾防灾能力与促进农村工业化为政策切入点,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推动"四化"协调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9 / 26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中国“四化”同步发展时空分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舒季君 ;
徐维祥 .
经济问题探索, 2015, (03) :50-57
[2]   中国农村资金净流出的机理、规模与趋势:1978~2012年 [J].
周振 ;
伍振军 ;
孔祥智 .
管理世界, 2015, (01) :63-74
[3]   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测度 [J].
徐维祥 ;
舒季君 ;
唐根年 .
经济地理, 2014, (09) :1-6
[4]   “四化同步”的本质特征和指标构建 [J].
刘文耀 ;
蔡焘 .
改革, 2014, (08) :65-71
[5]   资本积累、制度变迁与农业增长——对1978011年中国农业增长与资本存量的实证估计 [J].
李谷成 ;
范丽霞 ;
冯中朝 .
管理世界, 2014, (05) :67-79+92
[6]   中国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耦合格局及其变化机制分析 [J].
王瑜炜 ;
秦辉 .
经济地理, 2014, 34 (02) :93-100
[7]   中国“四化”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J].
李裕瑞 ;
王婧 ;
刘彦随 ;
龙花楼 .
地理学报, 2014, 69 (02) :199-212
[8]   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的内在机理与定量分析 [J].
丁志伟 ;
张改素 ;
王发曾 .
地理科学, 2013, 33 (04) :402-409
[10]   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J].
黄祖辉 ;
邵峰 ;
朋文欢 .
中国农村经济, 2013, (01) :8-1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