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结构与行动: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经验分析

被引:58
作者
邢成举 [1 ]
李小云 [2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2]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关键词
结构; 行动; 中国特色; 扶贫开发道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关于贫困成因的研究,传统上存在结构与行动两种认知与研究范式,前者强调超越于个体的结构性因素是导致贫困的根本原因,而后者则认为,贫困源于个体社会行动的不力和主观上发展动力的不足。在两种范式下,减贫方案也差异极大。基于中国扶贫实践的历史考察与经验分析,中国走出了一条超越结构与行动的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仅实现了对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致贫结构的破除,同时也确立了新的亲贫性制度与政策结构;其不仅健全了贫困治理体系,更突显了贫困者在扶贫攻坚中的主体价值与内在发展动力。在超越贫困陷阱的结构与行动束缚的实践中,中国扶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而这也构成了中国向国际社会减贫所贡献的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47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41 条
[2]   半工半耕与中国渐进城镇化模式 [J].
夏柱智 ;
贺雪峰 .
中国社会科学, 2017, (12) :117-137+207
[3]   中国共产党扶贫开发道路的世界意义 [J].
韩广富 ;
李万荣 .
理论探讨, 2017, (06) :126-131
[4]   精准扶贫重在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农村低保政策的瞄准效果分析 [J].
朱梦冰 ;
李实 .
中国社会科学, 2017, (09) :90-112+207
[5]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融合的政策设计——基于农村发展扶贫项目的经验分析 [J].
贾俊雪 ;
秦聪 ;
刘勇政 .
中国社会科学, 2017, (09) :68-89+206
[6]   论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时代贡献 [J].
黄承伟 .
党政研究, 2017, (05) :40-44
[7]   “精神贫困”现象的实质是个体失灵——来自行为科学的视角 [J].
杭承政 ;
胡鞍钢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7, (04) :97-103+147
[8]   内蒙古贫困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饮食行为现状调查 [J].
席飞 ;
崔春霞 ;
宋壮志 .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7, 33 (02) :224-226+229
[9]   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购买服务式”综合性扶贫治理模式研究——以陕南秦巴山区“公益岗位”为例 [J].
李博 ;
左停 .
农业经济问题, 2017, 38 (02) :85-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