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城市群交通网络综合分析

被引:37
作者
杨丽华 [1 ]
孙桂平 [1 ,2 ]
机构
[1] 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河北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实验室
关键词
节点; 交通网络; 京津冀城市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72 [中国城市交通运输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82303 ; 1201 ; 0202 ;
摘要
为优化城市群交通网络结构,促进京津冀城市群交通一体化与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从交通建设度、交通运输度、交通通行度及关联度等方面构建交通网络总体建设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SPSS模型对城市群内的交通节点进行分级,然后运用交通联系度模型对各城市间的交通网络联系进行了定量分析,从而构建了京津冀城市群交通网络联系的基本结构。研究表明,京津冀城市群各节点城市交通网络综合实力的两极分化现象严重;交通网络的联系不健全,存在南北不对称的松散结构;交通网络呈现以北京市为中心的放射式格局并形成以京津为核心的三条主要联系通道。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M].文国玮; 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基于可达性的中小文化旅游城市旅游潜力分析 [J].
胡浩 ;
王姣娥 ;
金凤君 .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 (06) :808-816
[3]   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和竞争力空间分异研究 [J].
任崇强 ;
宗跃光 ;
王燕军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2, 31 (03) :1-5
[4]   长三角地区交通优势度的空间格局 [J].
吴威 ;
曹有挥 ;
曹卫东 ;
梁双波 .
地理研究, 2011, 30 (12) :2199-2208
[5]   海南省区域交通优势度与经济发展关系 [J].
黄晓燕 ;
曹小曙 ;
李涛 .
地理研究, 2011, 30 (06) :985-999
[6]   基于SD模型的城市群—交通影响机理研究 [J].
刘丽亚 .
道路交通与安全, 2011, 11 (01) :41-45
[7]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J].
尚雪梅 ;
王国强 .
特区经济, 2010, (11) :66-68
[8]   京津冀一体化中的产业升级与整合 [J].
祝尔娟 .
经济地理, 2009, 29 (06) :881-886
[9]   我国区域发展的战略、态势及京津冀协调发展分析 [J].
陆大道 .
北京社会科学, 2008, (06) :4-7
[10]   中国区域交通优势的甄别方法及应用分析 [J].
金凤君 ;
王成金 ;
李秀伟 .
地理学报, 2008, (08) :787-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