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达性的中小文化旅游城市旅游潜力分析

被引:47
作者
胡浩 [1 ]
王姣娥 [2 ]
金凤君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旅游潜力; 交通可达性; 时间可达性; 中小文化旅游城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0701 ; 070104 ;
摘要
旅游潜力是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旅游交通可达性作为城市旅游发展及潜力挖掘的先行条件,一直是中小旅游城市旅游屏蔽效应下突破瓶颈的关键环节。目前旅游潜力相关研究多从市场和资源开发的角度结合某一类型旅游形式对大中城市的旅游潜力进行评价,而从不同尺度的区域交通影响角度结合旅游可达性对中小城市旅游潜力的研究较少。本文基于构建的可达性评价指标体系从中观尺度对全国范围内34个中小文化旅游城市所属地市的旅游交通可达性进行评价;基于1 h、2 h、3 h交通圈层从微观尺度对全国范围内34个中小文化旅游城市时间可达腹地的旅游交通可达性进行分析,并结合评价分析结果对中小文化旅游城市交通可达因素影响下的旅游潜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小文化旅游城市所属地市市域范围内的交通可达系数与其旅游潜力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四川盆地附近、长江下游及三角洲附近市域范围内可达性高的城市会极大提高其下辖中小旅游城市的可进入性,而成为其下辖中小文化旅游城市的客源中转站和重要客源潜力市场。所属地市和邻近县市较高的经济产出和良好的交通可达条件可以为中小文化旅游城市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和旅游集散功能条件,从而使这些地区的中小文化旅游城市旅游潜力比其他地区拥有更多的比较优势。
引用
收藏
页码:808 / 81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旅游学概论.[M].李天元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2]  
中小城市环城游憩地研究.[D].胡浩.延边大学.2011, 04
[3]   基于时间可达性与伽萨法则的大卖场区位探讨——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 [J].
蒋海兵 ;
徐建刚 ;
祁毅 ;
陈筠婷 .
地理研究, 2010, 29 (06) :1056-1068
[4]   城市旅游发展潜力定量研究——以中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为例 [J].
武传表 .
旅游论坛, 2009, 2 (05) :685-689+694
[5]   基于时间可达性的城市吸引范围的划分——以长江三角洲为例 [J].
张莉 ;
陆玉麒 ;
赵元正 .
地理研究, 2009, 28 (03) :803-816
[6]   乡村旅游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研究 [J].
蒋春燕 ;
冯学钢 ;
汪德根 .
旅游论坛, 2009, 2 (02) :234-237
[7]   辽宁工业城市旅游发展潜力研究 [J].
魏震铭 ;
李昕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4) :42-44
[8]   三江平原湿地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潜力比较研究 [J].
张春丽 ;
佟连军 ;
刘继斌 .
湿地科学, 2008, (02) :335-342
[9]   上海都市旅游发展潜力的综合评价分析 [J].
张永庆 ;
张冬冬 .
工业技术经济, 2008, (05) :52-57
[10]   中国省际入境旅游资源吸引力与区位可达性的矩阵分析 [J].
李琦 ;
孙根年 ;
韩亚芬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8, (05) :1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