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与非国有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差异分析——基于资源配置效率与平均生产率

被引:27
作者
龚关 [1 ]
胡关亮 [1 ]
陈磊 [2 ]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 招商银行海口分行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资源配置; 制造业; 经济增长; 半参数估计;
D O I
10.13269/j.cnki.ier.2015.01.010
中图分类号
F425 [工业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 F273 [企业生产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1202 ; 120202 ;
摘要
本文以中国19982007年工业企业制造业数据为基础,运用Levinsohn-Petrin半参估计法,分别估计国有和非国有企业每年的总全要素生产率(TFP),并分析造成国有和非国有企业总TFP差异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1.劳动配置效率在这10年间有少许的改善;2.企业平均生产率以及资源配置效率的差异是国有企业总TFP低于非国有企业的主要原因;3.早期较低生产力的国有企业占有过多资源,这导致比较严重的资源配置不合理,从而使得总的生产效率低下。然而随着资源逐渐从低生产力企业流向高生产力企业,资源配置不合理现象在随后10年中有显著改善。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10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什么影响了制造业行业内生产率结构变化?——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J].
冯猛 ;
王琦晖 .
产业经济研究, 2013, (03) :35-44
[3]   我国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实证分析 [J].
薛万东 .
产经评论, 2010, (03) :41-49
[4]   全要素生产率的Levinsohn-Petrin半参方法的测算和比较研究:1999-2006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 [J].
王敏 ;
赵彦云 .
统计教育, 2010, (04) :32-39
[5]   一种新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分解模式 [J].
雷明 ;
孙曙光 .
经济科学, 2010, (01) :34-41
[6]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差异及其成因分析 [J].
陶长琪 ;
齐亚伟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 27 (01) :19-32
[7]   生产率增长与要素再配置效应:中国的经验研究 [J].
姚战琪 .
经济研究, 2009, 44 (11) :130-143
[8]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动态变化——基于Malmquist指数法的分析 [J].
梁平 ;
梁彭勇 ;
黄馨 .
产业经济研究, 2009, (03) :23-28+78
[9]   中国制造业的结构变动和生产率增长 [J].
李小平 ;
卢现祥 .
世界经济, 2007, (05) :52-64
[10]   中国要素市场扭曲的产业效率损失——基于DEA方法的实证分析 [J].
赵自芳 ;
史晋川 .
中国工业经济, 2006, (10) :4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