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评价研究

被引:15
作者
万程成
机构
[1] 贵州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实体经济; 协同发展; 有序度; 协同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通过对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机理进行阐释,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指标体系,测算并分析了2010-2019年我国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协同度。研究表明:2010-2019年我国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子系统内部的有序度均呈上升趋势,其中科技创新有序发展速度较快,且于2014年赶超实体经济子系统;2011-2019年我国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复合系统相同基期协同度上升幅度较大但总体仍呈失调状态,相邻基期协同度呈波动下降态势;我国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复合系统协同度水平长期处于失调状态和低协同演变状态,二者的协同互动尚未达到一个稳定理想的水平,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能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基于此,从营商环境、产权保护、普惠政策和金融改革等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研究 [J].
付保宗 ;
盛朝迅 ;
徐建伟 ;
周劲 ;
任继球 .
宏观经济研究, 2019, (04) :41-52+97
[2]   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发展 [J].
龙小宁 .
中国经济问题, 2018, (06) :21-30
[3]   政府主导与市场决定的有机融合——基于对中国产业政策和创新政策的反思 [J].
张杰 ;
李荣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8, (03) :45-53
[4]   中国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协同度综合测度 [J].
夏业领 ;
何刚 .
科技管理研究, 2018, 38 (08) :27-33
[5]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科技创新政策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机理研究 [J].
王进富 ;
张耀汀 .
科技管理研究, 2018, 38 (08) :52-57
[6]   基于协同创新理论的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构建 [J].
戴艳萍 ;
胡冰 .
经济体制改革, 2018, (02) :194-199
[7]   建设实体经济与要素投入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J].
刘志彪 .
天津社会科学, 2018, (02) :109-114
[8]   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研发创新:基本事实、常见误区与合适计量方法讨论 [J].
龙小宁 ;
林志帆 .
中国经济问题, 2018, (02) :114-135
[9]   互信息视角的政产学研资协同创新四螺旋实证研究 [J].
吴卫红 ;
陈高翔 ;
张爱美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 (06) :21-28
[10]   区域创新能力、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关系研究——省级面板数据空间计量分析 [J].
赵小雨 ;
王学军 ;
郭群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 (07) :3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