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信息视角的政产学研资协同创新四螺旋实证研究

被引:25
作者
吴卫红
陈高翔
张爱美
机构
[1] 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互信息; 政产学研资; 协同创新; 四螺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基于三螺旋理论,构建了包含政府、产业、大学和研究机构、资本部门四类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四螺旋模型,从互信息视角挖掘Web of ScienceTM核心集合引文数据库中2006-2016年中美两国论文发表数据,运用N螺旋算法,实证测度和对比中美两国4类创新主体协同创新程度与发展态势。结果发现:(1)伴随着传统"学-产"协同创新的不断稳定,其它二维协同形式正在不断加强和发展,但相较于美国而言,几种二维协同创新形式仍比较薄弱,部分二维协同创新协同程度与美国差距较大;(2)中国三维协同创新协同程度趋于稳定,但稳定程度不及二维协同,且协同程度弱于美国,而中国"产-资-政"协同呈现较大幅度波动,协同程度强于美国;(3)中国四维协同创新协同程度优于美国,整体而言比较稳定,但部分年份有轻微波动。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中美科研实力比较研究:基于《2016研究前沿》的分析 [J].
冷伏海 ;
赵庆峰 ;
周秋菊 .
中国科学基金, 2017, 31 (01) :48-65
[2]   三螺旋模型及其量化分析方法研讨 [J].
叶鹰 ;
鲁特莱兹多夫 ;
武夷山 .
中国软科学, 2014, (11) :131-139
[3]   协同创新的动态机制与激励政策——基于复杂系统理论视角 [J].
叶伟巍 ;
梅亮 ;
李文 ;
王翠霞 ;
张国平 .
管理世界, 2014, (06) :79-91
[4]   三螺旋理论:传统“产学研”理论的创新范式 [J].
张秀萍 ;
黄晓颖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04) :1-6
[5]   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J].
王进富 ;
张颖颖 ;
苏世彬 ;
刘江南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 (16) :1-6
[6]   产学研合作共同体:内涵特征与构建路径 [J].
林伟连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3, (04) :47-51
[7]   互信息视角下的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关系:中韩比较研究 [J].
许侃 ;
聂鸣 .
情报杂志, 2013, (04) :187-193
[8]   金融介入的政产学研用技术协同创新模式构建研究 [J].
袭著燕 ;
李星洲 ;
迟考勋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 29 (22) :19-25
[9]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 [J].
何郁冰 .
科学学研究, 2012, 30 (02) :165-174
[10]   产学研合作行为及模式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J].
谢园园 ;
梅姝娥 ;
仲伟俊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1, 32 (03) :3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