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体系偏向性发展的典型特征、错配效应与重构路径

被引:20
作者
张杰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中国金融体系; 偏向性发展; 典型特征; 错配效应; 重构路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当前,金融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突出制约因素。总体上看,中国金融体系呈现出偏向性发展的典型特征事实,特别表现在中国现阶段以银行机构主导的金融体系和以间接融资渠道为主的金融结构,既与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部门的转型升级活动发生了诸多不匹配现象,也与正在全面推进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发生了全面不兼容现象。基于对中国现阶段以银行机构主导的金融体系以及以间接融资渠道为主的金融结构背后形成逻辑的理解,当前中国金融体系改革的重点,应该优先发展与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部门转型升级内在需求相匹配的现代金融体系,优先发展直接融资形式的银行机构而非金融市场,优先发展地区性的专业化中小商业银行体系而非全域性商业银行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9+143 +14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国的银行管制放松、结构性竞争和企业创新 [J].
张杰 ;
郑文平 ;
新夫 .
中国工业经济, 2017, (10) :118-136
[2]   中国金融压制体制的形成、困境与改革逻辑 [J].
张杰 ;
杨连星 .
人文杂志, 2015, (12) :43-50
[3]   经济发展中的最优金融结构理论初探 [J].
林毅夫 ;
孙希芳 ;
姜烨 .
经济研究, 2009, 44 (08) :4-17
[4]   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 [J].
林毅夫 ;
李永军 .
经济研究, 2001, (01) :10-1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