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压制体制的形成、困境与改革逻辑

被引:20
作者
张杰
杨连星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金融压制体制; 政府干预; 掠夺效应; 改革逻辑;
D O I
10.15895/j.cnki.rwzz.2015.12.007
中图分类号
F832.1 [金融、银行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的特定发展阶段,面临诸多体制性扭曲因素导致的内生增长动力不足等困境,而突破当前困境的关键之一在于全面改革和扭转现行的金融压制体制。本文着重探讨了中国背景下金融压制体制形成的原因、对实体经济形成"掠夺之手"的影响机制以及改革逻辑这三方面问题。发现中国金融压制体制主要源于政府的过度干预,多层次的金融压制通过向实体经济伸出"掠夺之手",造成金融资源的"错配"和实体经济的融资困境,由此导致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的持续下降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能力的弱化。基于此,只有采取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现实情况的多阶段金融改革目标,通过对金融中介机构、金融市场、金融监管三方面实施有序稳妥的综合改革措施,才能最终释放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5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应积极稳妥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 [J].
陈道富 .
经济纵横, 2014, (02) :8-11
[2]   中国经济新阶段需要创新经济治理框架——2013中国宏观经济走势与未来政策取向 [J].
张茉楠 .
发展研究, 2013, (11) :70-73
[3]   金融发展规模、效率改善与经济增长 [J].
杨龙 ;
胡晓珍 .
经济科学, 2011, (01) :38-48
[4]   新结构经济学——重构发展经济学的框架 [J].
林毅夫 .
经济学(季刊), 2011, 10 (01) :1-32
[5]   金融扭曲导致FDI大量流入我国吗?——来自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 [J].
朱彤 ;
漆鑫 ;
张亮 .
南开经济研究, 2010, (04) :33-47
[6]   经济发展中的最优金融结构理论初探 [J].
林毅夫 ;
孙希芳 ;
姜烨 .
经济研究, 2009, 44 (08) :4-17
[7]   社会信用文化、金融体系结构与金融业组织形式 [J].
陈雨露 ;
马勇 .
经济研究, 2008, (03) :29-38
[8]   发展战略、经济结构与银行业结构:来自中国的经验 [J].
林毅夫 ;
姜烨 .
管理世界, 2006, (01) :29-40+171
[9]   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 [J].
张军 ;
章元 .
经济研究, 2003, (07) :35-43+90
[10]  
Credit risk transfer and contagion[J] . Franklin Allen,Elena Carletti.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 200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