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险溢出关联特征的CoVaR计算方法有效性比较及应用

被引:40
作者
王周伟
吕思聪
茆训诚
机构
[1]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CoVaR; 分位数回归; Copula函数; DCC-GARCH模型;
D O I
10.19361/j.er.2014.04.012
中图分类号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条件风险价值(CoVaR)能够很好地度量风险溢出效应,是度量系统性风险的有效指标之一。计算CoVaR有多种方法,其原理不尽相同,需要合理选用方能有效评估系统性风险。分位数回归法、Copula函数法以及DCC-GARCH模型是比较典型的三种方法。本文以风险溢出关联特征为视角,从计算原理、优缺点与适用场合三个方面,对这三种计算方法做了理论比较研究。然后,分别测算了中国银行业的CoVaR,并做了有效性假设检验与比较。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果均表明,对于计算CoVaR,与分位数回归法相比较,Copula函数法与DCC-GARCH模型更加有效,能够更好地评估银行业与金融体系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148 / 16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1]  
Measuring the Marginal Systemic Risk Contribution Using Copula .2 Hakwa,Brice.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Network,Working Paper . 2011
[12]   股票市场风险溢出效应研究:基于EVT-Copula-CoVaR模型的分析 [J].
刘晓星 ;
段斌 ;
谢福座 .
世界经济, 2011, (11) :145-159
[13]   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J].
吕江林 ;
赖娟 .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1, (02) :5-11
[14]   金融系统性风险与宏观审慎监管研究 [J].
苗永旺 ;
王亮亮 .
国际金融研究, 2010, (08) :59-68
[15]   基于CoVaR方法的金融风险溢出效应研究 [J].
谢福座 .
金融发展研究, 2010, (06) :59-63
[16]   金融网络视角下的宏观审慎管理——基于银行间支付结算数据的实证分析 [J].
黄聪 ;
贾彦东 .
金融研究, 2010, (04)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