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化和土地利用非农化关系分析及协调发展策略

被引:31
作者
傅超 [1 ,2 ]
刘彦随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城镇化; 土地集约化利用; 土地利用非农化指数; 土地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度;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3.03.008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1204 ; 083306 ; 0903 ;
摘要
我国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量远大于人均总建设用地量,存在"两栖占地"现象。文章构建了土地利用非农化指数(LUNI)和土地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度(LPUH)两个指标,刻画我国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利用非农化的关系;采用2000和2009年各省人口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测算省际人口城镇化率(PUI)和土地利用非农化指数(LUNI);利用SPSS软件分析LUNI和PUI之间的相关性,对省际2009年PUI、LUNI、LPUH数据进行了多因素快速聚类分析;运用全局莫兰指数和局部莫兰系数进行各省土地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度(LPUH)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000年和2009年LUNI与PUI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58和0.686,相关性下降;5个聚类类型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形成5个地域类型区;空间自相关分析也显示LPUH热点区的存在。进一步讨论了导致城镇化和土地利用协调度在空间上存在显著差异的因素,提出了以健康城镇化为导向的协调发展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农地非农化过程中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研究——基于土地发展权的视角 [J].
朱一中 ;
曹裕 .
经济地理, 2012, 32 (10) :133-138
[2]   构建耕地保护的长效机制 [J].
刘彦随 .
国土资源导刊, 2012, 9 (07) :41-43
[3]   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性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J].
范进 ;
赵定涛 .
经济学家, 2012, (05) :61-67
[4]   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重庆市40个区县为例 [J].
张佰林 ;
杨庆媛 ;
鲁春阳 ;
孙丕苓 ;
宗会明 .
经济地理, 2011, 31 (09) :1539-1544
[5]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现状、挑战和应对 [J].
李力行 .
浙江社会科学, 2010, (12) :27-34+42+125
[6]   我国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J].
陈凤桂 ;
张虹鸥 ;
吴旗韬 ;
陈伟莲 .
人文地理, 2010, 25 (05) :53-58
[7]   大兴土木: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行为 [J].
周飞舟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0, (03) :77-89
[8]   “空间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的不匹配与政策组合应对 [J].
陶然 ;
曹广忠 .
改革, 2008, (10) :83-88
[9]   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论略——现行立法的缺陷及其克服 [J].
付坚强 ;
陈利根 .
江淮论坛, 2008, (01) :97-101
[10]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转型发展与新农村建设 [J].
刘彦随 .
地理学报, 2007, (06) :563-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