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308
作者
陈凤桂 [1 ,2 ,3 ]
张虹鸥 [2 ]
吴旗韬 [1 ,2 ,3 ]
陈伟莲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2] 广州地理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人口城镇化; 土地城镇化; 协调发展; 格局;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0.05.007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F293.2 [城市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中国正处于城镇化进程加速发展时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加,单以非农人口比重这一标准衡量城镇化水平并不能全面反映城镇化的内涵,因此,如何理性评价当前的城镇化状态值得思考。城镇化包含人口向城镇的转型、集中、强化和分异的过程,同样也包括城镇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在归纳总结城镇化的深层内涵的基础上,选择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为切入点,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衡量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并研究二者协调发展状态。通过时间序列演算,发现人口城镇化指数与土地城镇化指数均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并且从2002年开始土地城镇化指数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并在2007年土地城镇化指数超过人口城镇化指数;空间分析的结果显示,我国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空间格局具有水平总体偏低、阶段差距大、区域分异明显等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城镇化发展阶段划分 [J].
王建军 ;
吴志强 .
地理学报, 2009, 64 (02) :177-188
[2]   健康城镇化发展研究 [J].
陈春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8, (04) :7-9
[3]   中国区域城镇化发展态势及战略选择 [J].
刘玉 ;
冯健 .
地理研究, 2008, (01) :45-54
[4]   江苏省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的过程、格局研究 [J].
孟召宜 ;
朱传耿 ;
渠爱雪 .
人文地理, 2007, (03) :34-37
[5]   干旱区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以乌鲁木齐市为例 [J].
张宏元 ;
杨德刚 ;
王野 ;
马文红 .
干旱区地理, 2007, (01) :135-140
[6]   1982年以来中国省级区域城市化水平趋势 [J].
沈建法 .
地理学报, 2005, (04) :607-614
[7]   中国城市化水平省际差异的成因探析 [J].
刘盛和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4, (06) :530-535
[8]   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动力机制 [J].
陈波翀 ;
郝寿义 ;
杨兴宪 .
地理学报, 2004, (06) :1068-1075
[9]   以“五普”数据为基础对我国城镇化水平修补的建议 [J].
周一星 ;
于海波 .
统计研究, 2002, (04) :44-47
[10]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 廖重斌.广州环境科学. 199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