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与融资结构——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133
作者
韩珣 [1 ]
田光宁 [2 ]
李建军 [1 ]
机构
[1]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2]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影子银行; 融资结构; 正向效应; 金融化;
D O I
10.16475/j.cnki.1006-1029.2017.10.005
中图分类号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1201 ; 020204 ;
摘要
本文从理论角度剖析了非金融企业从事影子银行活动的内、外部驱动因素和机制,基于三个假设命题构建了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与融资结构的关系模型,并运用2009—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第一,融资结构对非金融企业从事影子业务的规模产生显著的影响,内源融资、外源融资对企业影子银行规模均存在显著的正向效应。其中,外源融资相较于内源融资、股权融资相较于债权融资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规模的促进作用更强;第二,经济增长放缓、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引致的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加剧了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趋势;第三,不同所有制结构、不同规模企业影子银行化规模与其融资结构的关系存在差异,国有、大型企业外源融资和股权融资占比高,影子银行化动机强烈。但随着企业规模的进一步上升,影子银行化行为会因股东关注和社会舆论受到一定的约束。最后提出抑制企业过度金融化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过桥贷款与房地产价格——基于2006—2015年中国的经验证据 [J].
李建军 ;
韩珣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6, (08) :34-44
[2]   高息委托贷款与企业创新 [J].
余琰 ;
李怡宗 .
金融研究, 2016, (04) :99-114
[3]   识别中国非金融企业的影子银行活动——来自合并资产负债表的证据 [J].
王永钦 ;
刘紫寒 ;
李嫦 ;
杜巨澜 .
管理世界, 2015, (12) :24-40
[4]   超募资金投向、股权结构与现金股利政策 [J].
张路 ;
罗婷 ;
岳衡 .
金融研究, 2015, (11) :142-158
[5]   非货币金融资产和经营收益率的U形关系——来自我国上市非金融公司的金融化证据 [J].
宋军 ;
陆旸 .
金融研究, 2015, (06) :111-127
[6]   企业金融化:一项研究综述 [J].
蔡明荣 ;
任世驰 .
财经科学, 2014, (07) :41-51
[7]   金融抑制与商业信用二次配置功能 [J].
王彦超 .
经济研究, 2014, 49 (06) :86-99
[8]   企业部门参与影子银行业务机制及社会福利损失模型分析 [J].
刘珺 ;
盛宏清 ;
马岩 .
金融研究, 2014, (05) :96-109
[9]   中国影子银行与金融改革:以银证合作为例 [J].
高海红 ;
高蓓 .
国际经济评论, 2014, (02) :118-132+7
[10]   银行信贷配置真的存在所有制歧视吗? [J].
苟琴 ;
黄益平 ;
刘晓光 .
管理世界, 2014, (01) :16-26